《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拼音译文赏析

  • qìn
    yuán
    chūn
    ·
    jiǔ
    huá
    xián
    liáng
  • [
    sòng
    ]
    liú
    zhuāng
  • juàn
    yīn
    èr
    shí
    yìng
    gōng
    bǎi
    jīn
    bǎo
    dāo
    gēng
    huā
    cōng
    pēn
    míng
    biān
    diàn
    lán
    zhǎn
    zuì
    lóng
    tiào
    niú
    jiǎo
    shū
    shēng
    qiú
    rán
    háo
    tán
    xiào
    jiē
    kān
    zhé
    jiǎn
    zhāo
    céng
    qǐng
    yīng
    yuè
    cǎo
    zhēng
    liáo
  • dāng
    nián
    shì
    yún
    xiāo
    shuí
    xìn
    dào
    liáng
    jīn
    zhé
    yāo
    chàng
    yàn
    rán
    weì
    nán
    guī
    cǎo
    cǎo
    cháng
    ān
    jiàn
    beǐ
    wàng
    tiáo
    tiáo
    lǎo
    xiōng
    zhōng
    yǒu
    xiē
    leǐ
    kuài
    yóu
    zhù
    jiǔ
    jiāo
    xiū
    xiū
    dàn
    mào
    biān
    bìn
    gǎi
    jìng
    yán
    diāo

原文: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译文及注释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一卷阴符:指道士用来驱鬼的符箓。
二石硬弓:指弓的材料是石头,非常坚硬。
百斤宝刀:指刀的材料是宝石,非常锋利。
更玉花骢喷:指骏马奔跑时口吐白沫,形如玉花。
鸣鞭电抹:指鞭子抽打空气时发出的声音如同闪电一般。
乌丝阑展:指黑色的马尾巴在奔跑时展开。
醉墨龙跳:指骏马奔跑时像醉酒的墨龙一样跳跃。
牛角书生:指文弱书生。
虬髯豪客:指长着卷曲胡须的豪放人物。
谈笑皆堪折简招:指他们的谈笑风趣,可以写成折简招的文章。
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指曾经参加过征战,写过征辽的檄文。
当年目视云霄:指曾经有过雄心壮志,向往高远。
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指现在的境况凄凉,不得不低头。
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指未能完成心愿,匆匆南归,离开了长安,远望北方。
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指年老后仍有些许豪情壮志,唱完歌后还需喝酒解愁。
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指岁月不饶人,头发变白,面容变老。
注释:
一卷阴符:指道家符咒,用于驱邪避灾。

二石硬弓:指弓箭,表示武力。

百斤宝刀:指宝剑,也是武器。

更玉花骢喷:指骏马奔跑时口吐白沫,形象生动。

鸣鞭电抹:形容骑马奔驰的速度极快。

乌丝阑展:指长发飘扬,形象优美。

醉墨龙跳:形容书法笔画狂放自如,如龙腾跃。

牛角书生:指有才华的文人。

虬髯豪客:指有胆略的豪杰。

谈笑皆堪折简招:指文人豪客之间的轻松愉快的交流。

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指作者曾经参加过军事征战,曾经在广东担任过官职,也曾经写过征辽的檄文。

燕然未勒:指燕山,表示未能征服。

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指作者南征北战,奔波劳碌,长安(当时的首都)已经不在眼前。

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指作者年老后,心中仍有些许不甘和遗憾。

歌罢犹须著酒浇:指唱完歌后,仍需喝酒解愁。

帽边鬓改,镜里颜凋:指年老后头发变白,面容变老。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刘克庄的《九华怀古》进行赏析。 首先,作者借用了九华山和同乡叶贤良这两个地名作为词的开头,在自我介绍的同时,也为后来的叙述打下基础。 接下来的几句,作者通过用太公《阴符》和“二石弓”这两个特定的典故,展现了自己年少时的武艺高强以及对兵法的精通。这一段的写作技巧很到位,通过采用数词、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情景的气氛和主人公的形象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感染力。在节奏方面也很有规律,让读者感到十分舒适。 紧接着,作者运用马术和书法两个形象来进一步描绘自己的风采。他骑的是一匹良马,手中挥着马鞭,身姿飘逸,这部分可以看出作者不仅擅长武艺,也有过人的骑术。而在涉及书法时,他用“龙跳”二字升华了自己的书法境界,彰显出主人公的文韵之美。 整篇文章以自我介绍和自我描绘为主,通篇充满着豪放、奔放的气息,表达出作者年少时的风采和豪情。同时,通过几个典故的引用,也增加了词的深度和内涵。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在宋代南渡后一百余年,由于南方地域、气候等优越条件的存在,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风日益恬淡,人们更加追求快乐与享受。然而,在这样一个潇洒自在的时代里,刘克庄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他对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始终关注和思考,无愧于忠臣之名。 与陆游类似,刘克庄“不羁于世俗,独立自主,不被俗流所扰”,他一生笔耕不辍,以文武全才的形象赢得了历史的赞誉。然而,就在他如日中天之时,他却深感英雄老去,壮志未酬。这种沉痛的情绪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表现,其中一首《沁园春》便是其代表作。 《沁园春》写于刘克庄已经年迈的时期,他在词中感叹自己已经到了退役的年纪,监守自盗的罪行也让他倍感愧疚和自责。他用悲壮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对于故国的思念和对于未来的担忧,同时也表现出一种逝者如斯的无奈和深深的忧伤。 总的来说,刘克庄的词歌中流露出的一种家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遗憾,反映了一个真正战斗在时代前沿的文人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这种精神不仅是当时社会需要的,而且对于后来的中国社会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熟读一卷《阴符》,能开两石硬弓,手提百斤宝刀。 《阴符》即《太玄经》,为道教经典之一。此处指相信学术之力量,读书可以使人身心强健。 更有玉花骢喷着粗气,挥舞马鞭,鞭梢作响,鞭快如电; “玉花骢”是一种颜色的良驹。此处描写的是一个豪迈威武的英俊男子。 展开乌丝阑,醉中的墨迹如蛟龙跳跃。 “乌丝阑”为屏风。此处形容男子在酒后释放自己的才情,喜欢书法。 与之谈笑的是勤奋攻读的书生、行侠仗义的豪客,都值得寄信相召。 这里指作者一方面喜爱读书,另一方面喜爱与有才华、正直的人交往。 依稀记得,曾经主动请缨出战南越事,草拟檄文征讨辽兵。 作者自述曾志愿参加战争,起草了檄文,有才华,有军事素养。 当年我傲岸不羁、目视云霄,谁肯信,如今竟落得为五斗米而折腰。 作者时年已老,回忆曾经的昔日之风光。语出《庄子》,比喻曾经自己志向高远,但如今却成为普通百姓。 草草南归,未能在燕然山刻石记功令人十分惆帐; “燕然山”是唐朝秦琼、尉迟恭在此战胜突厥的地方。这里指作者未能有所成就令人感到遗憾。 遥遥北望,却不见故都长安。 “故都长安”指唐朝曾经的首都长安城。这里指作者已经离开长安多年,现在回望却已无从寻找。 年华已老,胸中郁结着不平之气,高歌后仍需用酒浇灭。 作者年事已高,心中仍有怨气,只能通过饮酒才能舒发胸中不平之气。 罢了罢了,但见帽子两边鬓发渐白,镜中容颜日益憔悴。 此处寓意作者已经到了人到中年,头发也渐渐变白。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克庄简介: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他是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他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如“节令辞”、“节令词”、“节令句”等,推动了词艺术的发展。他的著作有《刘克庄集》、《节令辞》、《节令词》、《节令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