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拼音译文赏析

  • [
    weì
    jìn
    ]
    cáo
    zhí
  • míng
    yuè
    zhào
    gāo
    lóu
    liú
    guāng
    zhèng
    pái
    huái
  • shàng
    yǒu
    chóu
    beī
    tàn
    yǒu
  • jiè
    wèn
    tàn
    zhě
    shuí
    yán
    shì
    dàng
  • jūn
    xíng
    shí
    nián
    qiè
    cháng
  • jūn
    ruò
    qīng
    chén
    qiè
    ruò
    zhuó
    shuǐ
  • chén
    shì
    huí
    shí
    xié
  • yuàn
    weí
    西
    nán
    fēng
    cháng
    shì
    jūn
    huái
    怀
  • jūn
    huái
    怀
    liáng
    kaī
    jiàn
    qiè
    dāng

原文: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回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译文及注释
明月照耀高楼,流光正徘徊。
楼上有一位愁思的妇人,悲叹不已。
问她为何叹息,她说是宕子的妻子。
你已经离开十年,我这孤苦的妻子常常独自栖身。
你像清路上的尘土,而我像浊水中的泥沙。
我们的命运各自不同,何时才能相遇呢?
我愿意成为西南风,长逝进入你的怀抱。
但你的怀抱却始终不为我敞开,我这卑微的妻子该何去何从呢?
注释:
明月:指明亮的月亮。
照:照耀,照亮。
高楼:指高耸的楼阁。
流光:指月光在空中流动的景象。
徘徊:徘徊不定,来回摇摆。
愁思妇:指忧愁思念丈夫的妇女。
悲叹:悲伤地叹息。
有余哀:有过多的悲伤。
借问:敬语,相当于“请问”。
叹者:叹息的人。
宕子妻:指宕子的妻子,宕子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朋友。
君行逾十年:指丈夫离家十年以上。
孤妾:孤独的妻子。
常独栖:经常独自居住。
清路尘:指行走在干净的路上,没有扬起尘土。
浊水泥:指混浊的水和泥泞的路。
浮沉:指起伏不定。
各异势:各自处于不同的状态。
回合:相遇。
何时谐:何时能够和谐相处。
愿为西南风:希望成为西南风,吹送到丈夫身边。
长逝:长久地流逝。
怀:指心中。
良:美好的。
不开:不敞开,不向外敞露。
贱妾:指低贱的妻子。
当何依:应该依靠谁。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曹植的《七步诗》是一首琅琅上口、意趣横生的佳作。诗中,曹植以“思妇被遗弃”来寄托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遭遇,借“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自己和身居皇位的兄长曹丕之间的疏远。通过“清路尘”和“浊水泥”两种环境的比对,深刻地揭示了兄弟之间的渐行渐远。而后面诗句中的“愿为西南风”、“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表达了作者思念和对兄长冷漠的愤怒。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趣横生。诗人以明月为引子,婉转而动人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境遇,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含蓄委婉”的艺术特征。同时,在结构上也别具一格,将“思妇被遗弃”和“兄弟关系渐行渐远”这两个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突显出作者对家庭团圆的渴望,对现实局面的无奈和对兄长的愤怒。这种对多种主题的有机融合,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并不常见。 诗歌的结尾处以“君怀良不开”和“贱妾当何依”两句话收官,表达了曹植对兄长不近人情的抱怨和对自己命运不济的感伤。同时,在诗歌的结尾处,曹植“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示自己想要为国效力,希望能够被兄长重用,为国家、为家庭作出更多的贡献。 总体而言,曹植的《七步诗》是一首扣人心弦、情感真挚的佳作。该诗通过对“思妇被遗弃”主题的描述,将其与对兄弟之间渐行渐远的关系的表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柔情似水地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团圆和亲情和睦的美好祝愿。这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描写上都很出色,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赏析详情»


鉴赏
《七步诗》是曹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皎洁的明月作为引子,通过怨妇幽幽地叙述悲苦的身世,展现了作者对自己蒙受坎坷遭遇的感慨和对兄长曹丕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家庭团圆、亲情和睦的渴望。 曹植在《七步诗》中使用托物起兴的手法,以明月为媒介引出自己的思绪和情感。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明月常被用来触发怀想相思的情感,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明月的出现让诗人回忆起故乡、亲人和往事,产生强烈的怀旧情感。曹植也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在描写明月和月光时,逐渐牵引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感慨。 接着,曹植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将怨妇的身世与自己的遭遇相对照,表达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兄长的悲愤。曹植描写了怨妇十年的孤帆远影,强调了夫妻本应如尘和泥一般共同生活,但现在却分离了许久,令人心生感慨。而在曹植自比“浊水泥”的弃妇时,他指的则是自己被曹丕所抛弃的境遇。曹丕继位后不再顾念手足之情,疏远甚至防范著自己的亲弟曹植。曹睿称王时,曹植多次上表自试,终究无法获得任用。这一点不禁令人想起曹操常常重用文人武将,可曹植却苦于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因此,曹植在诗中通过描写怨妇的遭遇,并自比为“浊泥”,将自己与兄长曹丕相对照,突显了两人身份地位的迥异,以及曹植对家庭团圆、骨肉和睦的渴望。他在诗的结尾表达了对家庭和睦的美好祝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这句话,曹植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追求和对家庭团圆的渴望,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文化中“向上”、“追求”的精神内涵。 总之,曹植的《七步诗》以明月为引子,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家庭团圆、亲情和睦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他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和对兄长曹丕的深刻思考。该诗在情感表达和意蕴深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权是唐代李白仿曹植《七步赠序》创作的。李白是中国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曹植的诗歌作品十分崇敬,所以他也曾经研究并仿写了曹植的作品。从《七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曹植在曹丕的防范下所承受的种种苦难和不幸,也能够读出作者悲愤的心情和哀婉的语调。这首诗的背后,凝结着曹植不甘被兄长所限制的愤怒、对兄弟之间的互相毁灭的思考和自我安慰。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曹植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文学巨匠人生历程的曲折和传奇。正是这份传奇,将曹植的诗歌永存于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明月照在高樓之上,灑下的光芒在樓上遊移不定。樓上有一位哀愁的婦人,正在悲哀地嘆息。請問樓上唉聲嘆氣的是誰?回答說是異地客旅者的妻子。丈夫離開超過了十年,妾身常常一個人。夫君像是路上的清塵般飄忽,妾身像是污濁的水中的淤泥。浮塵和沉泥各自相異,什麼時候才能相互匯合相互和諧?可以的話,我願意化作西南風,在人間消失而進入夫君的懷抱中!夫君的胸懷早已不向我開放了,我還有什麼可依靠的呢? 注释: 1.异地客旅者:指异地旅行的客人。 2.妾身:指自称妾的女子,表示身份低贱。 3.浮尘和沉泥:比喻夫妻离别后,各自生活的状态不同。 4.西南风:象征爱情,出自《离骚》:“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胸怀:指心灵深处。 6.依靠:指倚靠、依赖。 译文及注释详情»


曹植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他的文学造诣深受人们的赞赏,后人因此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