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译文及注释: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重门:指重重的大门;朝:已经;启:打开。
起坐:坐起来。
车声:指车马的声音。
要欲:想要。
清佩:指玉佩的清脆声音。
方:就要。
将:表示动作即将发生。
出户:出门。
迎:迎接。
晚钟:晚上敲的钟声。
鸣:敲响。
上苑:指皇家园林。
疏雨:细小的雨。
春城:春天的城市。
了自:自己一个人。
不相顾:不相互关注。
临堂:指堂屋。
空复情:空荡荡的,没有人的情景。
注释:
重门:指重重的大门。
朝:已经。
启:打开。
起坐:坐起来。
车声:指马车的声音。
清佩:指清脆的铃声。
方:才刚。
出户:出门。
迎:迎接。
晚钟:晚上敲的钟。
鸣:敲。
上苑:指皇家园林。
疏雨:细雨。
春城:指春天的城市。
了自:自己。
不相顾:不相互注视。
临堂:指堂屋前。
空复情:空荡荡的,没有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是一首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相见欢》。这首诗通过对等待和友人见面的陈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焦急,并且自然地将注意力从动作转移到心情和景色上,多角度的展现了人类情感和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首联通过描写开门和听马车的声音,使得抽象的友情具体化,写出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颔联则更加聚焦于诗人心中的焦虑,此处“恨”字的使用表明等待的漫长和焦虑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颈联则开始写景,通过对秋天城市的形容,表现出等待者心中的无奈和疲惫。尾联十字则是情感的高潮,将等待者的愁绪和心情一起展现出来,以一声长叹来表达无奈和遗憾之情。
整首诗整体氛围略显沉闷,写出了等待的孤寂和煎熬,但是这种煎熬和焦虑背后所代表的真挚情感却让人产生共鸣。通过旋律化的语言,王维成功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并且将等待的气氛和人物心理画面非常生动地展现出来。这也为后世文学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天宝六年(747年)左右与友人储光羲一同任职于朝廷时所作。据《王维诗选译》所述,储光羲与王维关系密切,两人常有诗唱交流,可以说是文坛上的好友。当时正值天宝年间,是唐朝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国力强盛的时期,文化繁荣,艺术生活也非常丰富多彩。王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创了以山水田园为主题的诗歌风格,深受时人喜爱和推崇。
可以说,这首《减字木兰花》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和与好友交流的启发下孕育而生的。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思考和体悟,颇具哲理感和情感深度,成为王维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同时,诗中运用的“喻物”手法也显示出王维高超的艺术功底和诗歌审美。总之,《减字木兰花》不仅是王维个人创作的精华,更是唐朝文化、诗歌艺术的瑰宝之一。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清早就已打开层层的屋门,坐立不安地盼着友人,竖耳倾听有没有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原来自己弄错了;晚钟响在皇家的园林里,细雨从春城的上空轻轻拂过;已经明白他顾不上过来,是自己太过急切想要见到他。
清早:一天中的早晨。
层层:重重叠叠、成层次。
盼着:期待,希望。
友人:指朋友。
竖耳倾听:形容急切等候,全神贯注地听。
车子:指马车。
玉佩:古代妇女首饰之一,用于挂在衣带上。
清脆:悦耳而清晰的声音。
弄错:误会、理解错误。
晚钟:寺庙中晚上击钟报时的钟声。
皇家:帝王的、属于皇帝的。
园林:指皇家园林。
细雨:细小的雨点。
春城:指长安城。
急切:迫切地、匆忙。
顾不上:忙不过来、照料不及。
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维(692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号称“诗佛”。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早年诗作充满爱国热情,晚年笃信佛教,因此其晚期作品中融合佛法,充满禅意。
王维受母亲影响,精通佛学,其字“摩诘”,是取自佛教的《维摩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