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重叶梅》拼音译文赏析

  • shēng
    chá
    ·
    chóng
    meí
  • [
    sòng
    ]
    xīn
  • bǎi
    huā
    tóu
    shàng
    kaī
    bīng
    xuě
    hán
    zhōng
    jiàn
    shuāng
    yuè
    dìng
    xiāng
    zhī
    xiān
    shí
    chūn
    fēng
    miàn
  • zhǔ
    rén
    qíng
    shēn
    guǎn
    jiāng
    feī
    yuàn
    zhé
    zuì
    fán
    zhī
    hái
    bīng
    jiàn

原文: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相关标签:咏物

译文及注释
百花在头上开放,冰雪中也能看到它们的美丽。在寒冷的月份里,它们相互认识,等待春风的到来。主人的情意深厚,不顾江妃的怨恨。他折下我最繁茂的枝条,还要将我放在冰壶中供奉。
注释:
百花:指各种花卉。
冰雪:指寒冷的冬季。
霜月:指农历十月。
春风:指春季的暖风。
江妃:指唐代宫廷歌舞女子江淮秀。
折我最繁枝:指主人为了献给朋友,折下最美丽的花枝。
冰壶:指一种用冰做成的壶,用来盛酒。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青玉案·琵琶语·重九重阳》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词作以咏物为主题,歌颂了重叶梅的高尚品格和美丽风神,充满了对于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等精神价值的赞美。 在这首词作中,辛弃疾通过对重叶梅的细致观察和思考,刻画出了它在严冬中顽强盛放的形象和报春的神韵,同时也突出了重叶梅不畏严寒的高贵品格和先觉者的独特风神。作者没有过多地描摹梅花的形态,而是着重揭示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充分体现了“取形不如取神”的写作手法。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运用了众多吸引人的修辞手段,如对比、排比、借景等,使得整篇文笔华丽流畅、妙趣横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词作并非单纯的咏物之作,而是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词中,作者通过重叶梅所展现出来的坚韧和高尚品格来表达自己对于追求卓越与坚定信念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呼吁读者们崇尚这种精神,为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这个角度来看,《青玉案·琵琶语·重九重阳》具有广泛的普遍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艺术作品,更是一篇鼓舞人心、启迪读者的文化经典。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辛弃疾投奔南宋,满怀报国之志。然而,他对南宋朝廷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和愤慨。他主张抗金,希望能够收复中原,但却屡遭投降派、主和派的阻挠和打击。曾经向朝廷上《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章的他,主力抗金,反倒受到当权者的猜疑和排斥。 正处于这段动荡时期,辛弃疾看见了在寒风中盛开的重叶梅。他欣赏这种不畏严寒、不怕雪虐风威的高尚品格,深感自己的报国之志与梅花相似。于是,他决定写下一首表达这种精神的词作。这就是《青玉案·元夕》中那脍炙人口的名篇——《青玉案·琵琶语·重九重阳》。 这首词作以其久远的历史和美妙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它也代表了辛弃疾这个时代的文化思想和政治立场。在这首词作中,辛弃疾通过歌颂梅花,展示了他对于抗争、坚韧、品行高尚等价值观的追求与推崇,以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信念。 总之,《青玉案·琵琶语·重九重阳》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诗篇,它不仅是辛弃疾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和精神文化的珍贵遗产。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梅花啊,你在百花开放之前绽开,在寒冷中出现。春寒料峭中,朦胧的月亮总是先照亮梅花。主人十分喜爱你,不管江妃如何抱怨,也要折下最繁茂的枝头,插进壶中,供人玩赏。 梅花:指梅树的花朵,为典型的冬季花卉。 百花:指春季盛开的各种花卉。 料峭:形容寒冷刺骨。 朦胧:形容月光柔和而微弱。 江妃:指南宋宰相秦桧之妻王氏,据传她特别讨厌梅花,因而引申为对某事物的厌恶和抱怨。 折下最繁茂的枝头,插进壶中,供人玩赏:将梅花枝条插在壶子中观赏,是中国古代士人文化的一种雅好。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简介
宋朝 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