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及注释:
五月天山下雪,只有严寒无花香。
听笛声折柳枝,未曾见春色芳。
早晨随着金鼓战,夜晚抱着玉鞍眠。
愿意拔出腰间剑,直接斩断楼兰城。
注释:
五月:指农历五月,此时天山上还有雪。
天山:指中国西北地区的天山山脉。
雪:指天山上的积雪。
无花:指天山上没有花。
笛中:指笛子里。
折柳:指折下柳枝做成的笛子。
春色:指春天的景色。
晓战:指早晨的战斗。
金鼓:指战斗中的鼓声。
宵眠:指夜间的睡眠。
玉鞍:指鞍上的装饰品。
腰下剑:指佩剑在腰间。
斩楼兰:指消灭西域的古国楼兰。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塞下曲》是唐代文学巨匠李白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描绘了边地苦寒和军旅生活的紧张气氛,是一首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的诗篇。
诗歌以“天山雪”为起点,突出了诗人所处的边塞环境。尽管五月内地已经盛暑,但是天山仍然积雪,把边地的苦寒气氛写得淋漓尽致。接着,笛声扑面而来,“笛中闻折柳”,表现出军营的疲惫和紧张。而“折柳”的双关语,则暗示着缺少春色和希望。
此诗紧承前意,结构新颖,艺术价值突出。它以创新的手法,突破了律诗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饱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这首《塞下曲》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边塞文学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边疆军民的苦难和生活状态,也展示了李白浪漫主义思想和文学风格的独特魅力。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在唐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李白当时供奉于长安的翰林,正怀揣着一腔雄心壮志,渴望立功建业。或许是受到政治氛围的影响,也或许是因为自身爱好,他写下了这组诗歌。据参考资料显示,这组诗歌共有168-173首,为李白诗全译中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组诗歌的诞生时间与李白刚刚进入长安的时间非常接近。可以想象,李白当时处在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环境中。他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这种复杂的心态和背景,或许为他创作这组富有深意和内涵的诗歌提供了灵感和动力。
从内容上看,这组诗歌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特征。其中,不乏对唐玄宗的赞美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思考。但是,这组诗歌并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表述,也包含了对生命、人性、自由等深刻的探讨和思考。这一点,体现了李白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风范和胸怀。
至此,这组诗歌成为了李白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珍贵遗产。它的创作背景不仅是李白个人所处的政治和生活环境,更是当时历史和文化的缩影,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孤独的生活,为保家卫国而奋斗,在战场上奏响金鼓,夜晚回营,抱着玉鞍入眠,一切都显得那么壮阔和豪迈。整首诗以“五月天山雪”为引,立意高远,通过写天山孤峰积雪、听笛闻柳、边疆征战等描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是一首清新淡雅、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首联“无花只有寒”,是以景入情,写出了天山五月孤寂的氛围。这里的“寒”字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冷酷与孤寂,更隐约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第二联“闻折柳”则在“无花”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闻”的动作将人的情感引入其中,它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感受,更是一种听觉上的感受。而“折杨柳”则给人以一种悲凉之感,“折”字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以及人们在岁月中无法挽回的遗憾和失落。由此可见,诗人以极度简洁的语言,将天山五月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把这种景象与自己的爱国情怀相结合。
第三、四联“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则为诗的高潮部分。前两联苍凉忧伤的氛围在这里得到了转化,从而将整首诗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体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和爱国的责任感。那一夜的激斗,在金鼓的敲击声中展开;那一刻的宁静,在抱着玉鞍的躯体中得到了安息。诗人用“晓”、“宵”这两个时间点,以及“战随金鼓,眠抱玉鞍”这两个动作,把整个边塞的生活形象地呈现出来。这些细节的描写,力求真实地刻画出边塞军人的英勇形象,并表达了诗人在炮火硝烟中忠诚保家的信念。
总的来说,李白在《将进酒》、《庐山谣》等著名诗篇中,以诙谐豪迈的风格而蜚声文坛。但是这首《天山雪》则展现了他在另一种语境下的才华,他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然景致与人类情感深度结合,表达了浓烈的爱国情怀。此诗看似平淡简单,实则蕴含了巨大的感情和思想内涵,使读者在品味诗歌之美的同时,也更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的边疆山川,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保家卫国的英雄们。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注释】:
天山:亚洲中部地区的一条高山脉,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满山飘雪:指天山山脉远离了城市的干扰,原始美景与大自然的荒野之美。
凛冽:形容空气寒冷刺骨。
笛声《折杨柳》曲:唐代乐府名篇,音乐优美、曲调悠扬,情感深沉,在那寒冷的天山中给士兵带来了一丝暖意。
殊死的战斗:指激烈的战斗,双方都不惜生命。
抱着马鞍睡觉:指战士们没有席梦思或者舒适的床铺,睡在马鞍上度过了整个晚上。
宝剑:指战士们佩戴的武器,是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工具。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母亲则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女士。李白曾就读于唐朝的著名学府,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