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拼音译文赏析

  • huàn
    shā
    ·
    wàn
    qǐng
    fēng
    tāo
  • [
    sòng
    ]
    shì
  • wàn
    qǐng
    fēng
    tāo
    xuě
    qíng
    jiāng
    shàng
    mài
    qiān
    chē
    dàn
    lìng
    rén
    bǎo
    chóu
  • cuì
    xiù
    fēng
    yíng
    liǔ
    jiàng
    chún
    jiǔ
    làn
    yīng
    zhū
    zūn
    qián
    shǒu
    niè
    shuāng

原文: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相关标签:婉约写景

译文及注释
万顷风涛不记苏:海上波涛翻滚,不曾记得苏州城。

雪晴江上麦千车:雪后晴天,江边麦田上千辆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虽然吃得饱,但我内心仍然忧愁。

翠袖倚风萦柳絮:翠绿的袖子依风摇曳,缠绕在柳絮之间。

绛唇得酒烂樱珠:红色的嘴唇喝到美酒,像熟透的樱桃一样鲜艳。

尊前呵手镊霜须:在酒杯前,用手指捏住胡须上的霜,表示自己的豪迈和豁达。
注释:
万顷:形容广阔的水面。
风涛:波涛。
苏:指苏州,因其水乡景色而闻名。
雪晴:雪后天气晴朗。
江上麦千车:指江南地区农民在冬季收割麦子的景象。
但令人饱我愁无:意为虽然有丰盛的食物,但内心仍感到忧愁。
翠袖:形容女子的衣袖颜色。
萦:缠绕。
柳絮:柳树的细长花序。
绛唇:红色的嘴唇。
烂樱珠:指樱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
尊前:在酒席上,指在主人面前。
呵手镊霜须:指用手指捏住胡须,表示惊讶或敬意。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词的名字叫做《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在一次酒醉之后所作。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酒醉之后依稀听到风声大作,随后睡去,等醒来时已是一片银装世界。词人看到了这一片银装世界,想象到了收成丰收的景象,为人民能够饱食感到庆幸。下半部分回忆了徐君猷过访时的情景,描述了一位歌伎轻盈的舞姿和红润的嘴唇,就像熟透的樱桃。整首词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整首词境界鲜明,形象突出,情思深婉。作者运用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将乐景和愁情相互衬托,极大地增强了艺术的形象性。词的首句“万顷风涛不记苏”,虽然有不同的解释,但苏轼未把苏州为风灾荡尽的田产记挂心上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这一句代表了词人放眼看世界的胸怀和豁达,他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深沉。 词人描绘的银装世界美得让人赞叹不已,写作手法非常细腻。他将自然景色与社会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使读者产生艺术享受,还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谛。整首词表现出词人对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切的苦难都变得微不足道。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词,它无论是在文学形式还是思想内涵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万顷风涛不记苏》是中国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年)冬天所作的一篇词作。当时的苏轼被贬至黄州,没有自己的田地,之前只在熙宁七年(1074年)在堂州宜兴置过田。在这种困境下,他仍然保持着敏锐的感受和高度的艺术创造力,运用自己的才华和写作技巧,创作出令人感动的《万顷风涛不记苏》。 据史料记载,这首词是苏轼次日醒来后看到大雪纷飞时所作。在这首词中,苏轼通过描绘苏州东山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对自己流落异乡的遭遇深表感慨。他用自然风景物象来抒发心中的情感,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愁苦与外部环境的景象相融合,使得词作充满情感与意境。 《唐宋词选注》的作者唐圭璋曾经对这首词进行了详细的评析和解读。他认为这首词充满了苏轼的自然之爱和生命之爱,同时也反映了苏轼对政治风云变幻的感慨和无奈。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只记得昨夜风声一片,却不记得何时醒来,看江上大雪纷飞,想这瑞年,明年麦子定能丰收,只要百姓吃饱我就不愁了。 【注释】:此句是苏轼在《东篱乐府》中所作的词,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安排。 歌女林临风而立,身边飞舞的雪花如柳絮,喝下美酒的红唇,如樱桃绚烂,我则在酒杯前吁气措手,摸着白胡须。 【注释】:此段描述了歌女林临在飞雪中独立、美艳动人的场景,而苏轼则在品酒时默默地思考人生,这种对比显得更加凄婉动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轼简介
唐朝 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