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译文及注释: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一辈子只有一个伴侣,两人相爱,让人陶醉其中。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相思相望,却不能相亲,不知道春天是为谁而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想要到蓝桥去,只需乘船,但要到碧海,却难以奔驰。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如果有缘相遇在牛津,一起喝酒,就能忘却贫穷。
注释:
一生一代一双人:指人生只有一次,一代人只有一对男女。
争教两处销魂:希望两个人能够在一起,共同享受爱情的美好,不让彼此的心灵受到伤害。
相思相望不相亲:两个人相互思念,但却无法在一起。
天为谁春:问天为谁而春暖花开。
浆向蓝桥易乞:指向蓝桥乞求渡船,表示想要与心爱的人相会。
药成碧海难奔:指即使有神奇的仙丹,也难以跨越遥远的海洋。
若容相访饮牛津:如果有机会相见,一起去牛津畅饮。
相对忘贫:两个人在一起时,忘却了贫穷和困难。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来源于一段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在古代中国,入宫女子的身份极其特殊,她们的生活被封建礼教所束缚,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权。这对于许多女子来说是一个不可逆的命运。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然有一些女子通过自己的才华和美貌,成功地获得皇帝的青睐,成为了偶像人物。
其中,纳兰性德的表妹谢氏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论者推测,她曾经与纳兰性德有过一段恋情,但因为身份的不同,两人的感情最终未能得到圆满的发展。当谢氏走入宫廷之后,她的命运就变得不可预知,如同嫦娥奔月,难以回到原来的世界,而纳兰性德则将她视为已故的恋人,用悼亡之词来纪念她。这种写作手法,使得纳兰性德对谢氏的爱情更显深刻,也证明了他作为文学家的才华。这段历史的真实性,使人不禁为那个时代的女性的命运而感叹。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纳兰性德的《画堂春》可以说是一首十分具有感染力的词作。在开头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这两句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唯美却令人心酸的场景:一对相爱的人被迫分别两地,彼此相思,无法相聚,令人忧伤。这样的情感描写并不需要太多华丽词藻的修饰,简单明了的表述却能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悲壮和唯美。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纳兰性德又使用了"常人的一日里度过百年"、"常人的十分钟里年华老去"等富有哲理的词语进行描写,更是深入读者内心,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词作的后半段,作者通过引用古诗词中的经典语句,并进行巧妙化用,使词作更具文化内涵和历史感。此外,也展示了纳兰性德对于古文化的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最后以“容若何堪,借他人杯酒浇自己胸中块垒”来结束词作,展现出作者对于生命中痛苦和孤独的深刻思考。
总体来说,纳兰性德的《画堂春》通过简洁而真实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描写,以及古诗词的巧妙化用等手法,刻画出一个美好而悲伤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明明表示确实,真实存在的意思,这里形容两个人心心相印,像命中注定的一样。天作之合指的是上天注定的婚姻,应该可以理解为"天缘"。两地分隔则表示他们没有在一起,身处异乡,无法共同生活。
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 相思相望形容他们互相怀念、思念,经常想念对方。而又不得相亲则表示他们不能如愿相聚,无法见面。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则表达了他们的心情十分悲痛,感到极其煎熬和伤心。
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这句话表达了对上天安排的疑惑,也许是质问上天为什么让两个人遇见却不能在一起,无法享受人间的美好时光。美丽青春指的是年轻时光的美好,这种美好应该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
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这里通过裴航和嫦娥的故事来形容两个人的经历,裴航是因为乞浆蓝桥而遇见了自己的妻子云英,嫦娥则是因为偷取不死药而被流放到月球上。这两个故事体现了缘分的神奇和命运的不可预知性。
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这句话中提到的是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即使失去荣华富贵,只要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也是心甘情愿的。
译文及注释详情»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出生于满汉融合时期,家庭有贵族背景,兴衰与王朝国事有关。他曾在宫廷任职,但渴望过平淡的生活,他的诗词创作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他的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