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五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译文及注释:
将军魏武之子孙,如今虽为庶人,却是清门之后。
英雄割据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他的文采风流至今仍被人传颂。
他初学书法时,模仿的是卫夫人的字,但却一直惋惜自己的字迹无法超过王右军。
他不知道自己的画艺将会老去,富贵如浮云,转瞬即逝。
在开元年间,他常常被召见到南薰殿,受到皇帝的恩宠。
他的功绩虽然不多,但他的笔下却能创造出生动的形象。
他的相貌虽然不出众,但他的头上戴着进贤冠,腰间佩着大羽箭,英姿飒爽,来去如风。
他和褒公、鄂公一样,都是勇猛的将领,战斗时英姿飒爽。
他曾经御马五花骢,画工们画出来的马都不一样,但有一天他牵来了一匹真正的好马,站在赤墀下,迎风而立。
皇帝命令他用白绢擦拭马身,他的意境深邃,让人感受到了他的艺术才华。
突然间,九条真龙从马身上飞出,一下子洗去了万古凡马的气息。
他的玉花放在御榻上,庭前的花朵和他相映成趣。
皇帝含笑赐给他金子,但他的圉人和太仆却都感到惆怅。
他的弟子韩干也很早就学会了画马,但他只会画肉,不会画骨,让马的气息凋零。
将军的画技非常高超,画出来的马栩栩如生,必定会吸引到许多佳士前来学习。
即使在战乱的年代里,他也常常被人认出来,但他却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
他的名声虽然很大,但他却整日被琐事所困扰。
注释:
将军:指曹操。
魏武:曹操的父亲曹嵩,字武。
庶:指非嫡出的后代。
清门:指官宦家族的门第。
英雄割据:指三国时期各地诸侯割据的局面。
文采风流:指曹操的才华和风度。
学书:指学习书法。
卫夫人:指卫子夫人,曹操的祖母。
王右军:指王粲,东晋文学家。
丹青:指绘画。
富贵于我如浮云:指曹操不以富贵为荣,认为这些都是虚幻的。
开元之中:指唐玄宗开元年间。
南薰殿:指唐代宫殿。
凌烟功臣:指曹操的功绩高过云霄,凌烟之上。
头上进贤冠:指官员的帽子。
大羽箭:指将军的标志。
褒公、鄂公:指褒姒和虞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美女。
英姿飒爽:形容将军的英俊和威武。
先帝御马五花骢:指曹操的马五花骢,是唐代画家韩干所画。
阊阖:指宫殿的门。
拂绢素:指用白色绢布擦拭画面,以达到清晰明亮的效果。
九重真龙:指九龙壁,是明代的一道宫墙。
玉花:指宫中的花卉。
至尊:指皇帝。
圉人、太仆:指宫廷中的官员。
韩干:唐代画家,擅长画马。
画肉不画骨:指注重形象的描绘,而不是细节的刻画。
骅骝:指高贵的马匹。
漂泊干戈际:指战乱时期的流离失所。
坎壈:指困苦贫穷。
缠其身:指贫困困扰着曹操的一生。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杜甫的七绝诗《曹刿论兵》可以说是一首咏史之作,也是一首描写书画艺术之作。首先通过描述曹氏宗族的兴衰沉浮,展现出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悲壮。然后通过对曹氏自身的书画才华和高尚情操的赞颂,进一步突显出个人奋斗与精神追求的可贵。整篇诗篇章结构紧密,主次分明,情感跌宕起伏,让人读来心旷神怡。特别是结尾处所用的“囊萤照读书台,百忧解、今如此”这两句,更是被后人誉为气魄恢宏、意境深远的经典名句。总之,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名篇,更是历史记述和思想倡导的精华,值得我们不断品味和欣赏。
鉴赏详情»
讲解:
曹霸是盛唐著名的画马大师,他在安史之乱后潦倒漂泊。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曹霸在成都结识了杜甫,杜甫十分同情曹霸的遭遇,写下了《丹青引》这首诗歌。
诗歌开头四句跌宕多姿,大气包举,统摄全篇。先把曹霸的出身背景点出来,再颂扬曹霸祖先曹操等人的业绩,最后表现诗人对曹霸绘画艺术造诣高超、辞采美妙的推崇和赞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接着描写曹霸在书画上的师承渊源,进取精神,刻苦态度和高尚情操。曹霸最初学习东晋卫夫人的书法,非常擅长。但是,他始终都想超越王羲之,一生都沉浸在绘画艺术之中。他的情操高尚,不慕荣利,把功名富贵看得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
诗人笔姿灵活,“学书”二句只是陪笔,故意一放;“丹青”二句点题,才是正意所在,写得主次分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随后,诗歌转入主题,高度赞扬曹霸在人物画上的辉煌成就。开元年间,曹霸被唐玄宗征召去重绘凌烟阁上的功臣像。他以生花妙笔,栩栩如生地画出了文臣头戴朝冠、武将腰插大竿长箭的场景。这幅画让人目不转睛,感叹曹霸的绘画艺术已经登峰造极。
总之,《丹青引》这首诗歌是一首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佳作,把曹霸的人生经历、书画艺术成就和高尚情操生动传神地展现出来。
讲解详情»
译文及注释:
曹将军的事迹,是杜甫在《曹将军行》中叙述的。曹将军本为魏武帝曹操后代,出身名门望族,但是却沦为平民百姓,成为了寒门。他生活在英雄割据的时代,但是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尽管如此,曹将军却有着非凡的才华,他继承了曹家文章的丰采,成为了后世的文学巨匠。
曹将军不仅擅长书法,而且还专攻绘画。在开元年间,唐玄宗多次召见曹将军,他也常常登上南薰殿,成为一位备受尊崇的画家。凌烟阁的功臣画象年久褪颜色,曹将军挥笔重画,又别开生面。他的画中,良相们的头戴进贤冠,猛将们的腰佩大羽箭,褒公鄂公的毛发似乎都在抖动,英姿飒爽好象是正在酣战。
在一次作画时,皇帝命令曹将军画出先帝的天马玉花骢的形象。曹将军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几乎在片刻之间就画出了一匹神龙马来,相较于万代凡马,显得更为美妙。皇上看到后赏赐他黄金。
曹将军的门生韩干也是一位画家,但他只画外表,却画不出内在精神,常使骅骝好马的生气凋敝失丧。而曹将军的画则非常地精美,能够体现出动物的神韵,只有真正的名士才肯为他动笔写真。
尽管曹将军有如此的才华,但是他仍然漂泊沦落在战乱的社会中,平常所画的只有普通的图案了。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