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零陵》拼音译文赏析

  • yǒng
    líng
    líng
  • [
    sòng
    ]
    ōu
    yáng
    xiū
  • huà
    céng
    shí
    líng
    líng
    jùn
    jīn
    fāng
    zhī
    huà
  • chéng
    guō
    qià
    lín
    xiāo
    shuǐ
    shàng
    shān
    chuān
    yóu
    shì
    liǔ
    hóu
  • 驿
    tíng
    yōu
    jué
    kān
    chuī
    diào
    yán
    shí
    míng
    shū
  • mǎi
    sān
    shǒu
    niān
    máo
    dòng
    jìng

原文: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


相关标签:咏物

译文及注释
画图曾认识零陵郡,今天才知道画得不如实景。
城墙恰好临近潇水,山川依旧是柳侯留下的。
驿站幽静适合垂钓,岩石虚幻却可供读书。
想要买下愚溪三亩地,手拈茅屋最终移居。
注释:
注释:
零陵郡:古代行政区划,现今湖南省娄底市一带。
画图:指画山水画。
画不如:画得不如实际景色。
城郭:城墙和城门。
潇水:湘江的支流。
山川:山和河流。
柳侯:指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驿亭:古代官方驿站。
幽绝:幽静而偏僻。
堪垂钓:适合垂钓。
岩石:岩石峭壁。
虚明:明净而空旷。
愚溪:地名,位于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
三亩地:指一小块土地。
手拈茅栋:手拿茅草盖房子。
移居:迁居。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欧阳修的《咏零陵》是一首赞美零陵自然风光的七律诗。整首诗以肯定和否定相叠的方式来写总的感觉,提挈全篇。颔联和颈联详细描写了零陵的城郭、山川、驿亭、岩石等典型景物,以点带面地展现出零陵的真实模样。其中,“紫岩遮城南,云峰共抱西”这一句,尤为突出地表现了零陵的山水之胜。 尾联则运用移居事,将虚幻的龙搬到现实之中,画龙点睛,曲终奏雅,使描绘的所有物象都获得了灵魂。整个诗歌自然流畅,信笔点染,全以口语道出,但天巧偶发,外质内秀,富有自然真率、似俗实雅的韵致。 自唐宋以来,吟咏零陵、永州的诗文层见叠出,但最为流传的是欧阳修的这首《咏零陵》。相较于其他的诗文,欧阳修的诗歌更显得质朴自然,直白平实,并且能够让人在阅读时直接感受到零陵的优美风光和淳朴人文氛围。 因此,欧阳修的《咏零陵》是一首堪称经典的诗篇,它不仅是对零陵美景的生动描绘,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纪念。 赏析详情»


注释
[1] 画图,是指用泼墨的方式来表现山水自然景观的画作。而“曾识”则表示曾经认识过。 [2] “方”在这里作为时间副词,意为“刚刚才”。例如,“方才”就是“刚才”。在《朋党论》中,欧阳修用“后方悔悟”这个词组表示在黄巾起义后才追悔莫及。而“不如”则是比较级结构,表示零陵郡的山水胜过了画图。 [3] “城郭”本指城池和外城,这里指永州府古城。而“恰”则表示恰好、正好。 [4] “山川”这里指山河,用来代指永州府的山水。柳宗元写永州游记时,在文中将自己投射到山水之中,并以“柳侯余”自称。柳侯是柳宗元的封号,而“余”则是“剩余”的意思,引申为遗留、遗存。 [5] “驿亭”是古时候在大道上设立的交通站,供行旅歇宿之用。而“幽绝”则形容非常安静、僻静,具有幽雅之感。同时,“堪”表示能够,这里是表示可以在幽静的地方垂钓。 [6] “岩石”指岩洞,例如朝阳岩。而“虚明”则表示岩洞宽敞明亮、通风良好。 [7] “拈”指用手指去取物品;“茅栋”指的是茅草做成屋顶的房子;而“移居”则是迁居、搬家的意思。陶渊明的《移居二首》则描述了他和南村邻人的交往情况。 注释详情»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的文学成就非常显著,他的文学作品涉及诗歌、文论、小说、散文、词牌等多个领域,其中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