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译文及注释:
人去西楼,雁飞渺茫。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淡星稀,楚山初露。听啼乌,立于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成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已经老。
注释:
人去西楼:指离别之人已经离开了西楼。
雁杳:雁已经飞远,看不见了。
叙别梦:指离别时的梦境。
扬州一觉:指在扬州的一晚上。
云澹星疏楚山晓:指云淡星稀,清晨在楚山上。
听啼乌:指听到了乌鸦的叫声。
立河桥:指站在河桥上。
话未了:指话还没有说完。
蛩声:指蟋蟀的叫声。
细织就:指细密的织物。
霜丝多少:指霜结成的丝状物。
萧娘:指古代女诗人李清照。
长安:指唐朝的都城。
秋灯:指中秋节时点亮的灯笼。
几人老:指多少人已经老去。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名为《秋梦怀人》的词由佚名所作,词中所描绘的是对杭州姬妾的思念之情。从“向长安”可知,词人所怀念的是一位在遥远地方的恋人,而上片则写梦中所见,叙述离别,颇有情致。首三句借用了杜牧的《遣怀》中的“十年一觉扬州梦”的诗意,表达了那种久别重逢的感觉。男女二人伫立河桥,执手话别,依依难舍的场景也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相思之苦。
下片则写离别后叹衰老而寄相思。四句“云淡星疏”结构上有倒装,将浓淡之态和相思之情融合在了一起。而“听啼乌”三字的运用,则更加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使得整首词的句法变化曲折有趣,词意更加丰富多彩。
全篇情景兼融,韵致清雅,陈洵《海绡说词》中,他认为楚山梦境、长安京师是运典,而扬州则是旧游之地,赋事。此时觉翁身在临安也。整首词则沉朴浑厚,直抒胸臆,清新自然。用词简洁而含蓄,意蕴深沉,情感真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早已经飞往远方而渺无踪影。与旧日朋友畅叙别离之情也只能在那虚幻的梦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桥上,倾述着分别以后的彼此的相思与深情。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窗外鸟儿的啼声惊醒了。只见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刚刚拂晓,楚山迷蒙不清。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这种凄清艰苦的境况,即使我告诉伊人,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我遥望京师,独自一人对着一盏荧荧秋灯,怎能不百愁俱生,那丝丝白发,怎能不再添几茎?
注释:
- 西楼:指离去的人所住的楼房,这里用来指离别后感觉空荡荡的心情。
- 鸿雁:借景,表达离别的感伤。
- 相思:双方因分隔而相思的情感。
- 怀念:对过去的友谊进行回忆。
- 梦境:想象中的美好场景。
- 河桥:在诗歌中通常代表着临别之际的场景。
- 啼声:动物的啼鸣是表达离别悲伤的常见手法。
- 拂晓:清晨的时刻,也可以看作是新的开始。
- 楚山:湖北地区的一座山,此处用来形容远方。
- 秋雨:表现沉重的心情。
- 蟋蟀:寓意凄凉、不幸的象征。
- 织布机梭:形容蟋蟀的叫声。
- 满头白发:岁月流转,岁月不饶人。
- 京师:指北京,表达思乡之情。
- 荧荧秋灯:形容明灭不定的灯光,夹杂着人的孤独感和愁绪。
- 百愁俱生:悲痛难忍的状态。
- 茎:发丝的单根,意味着白发的增多。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吴文英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是宁波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大约生活于1200年至1260年之间。他原出自翁姓,后出嗣吴氏。他与贾似道是友善的朋友。他的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共有四卷本和一卷本,共计三百四十余首。他的词作至今仍有争论,有人认为其作品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有人认为其作品不具有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