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译文及注释:
秋天的江水带着雨,寒冷的沙子环绕着水面,人们站在画阁上独自忧愁。烟雾散开,敲击声惊动了诗人的思绪,乱鸥飞走了,优美的诗句难以续写。冷眼看着对岸,微茫的云屋,想象着渔市和樵村,欲望在傍晚时竞相生长。必须相信风流依旧,拿起酒杯,慰藉这悲凉的心灵。一路南行,经过官渡,幸好有美丽的歌喉和绿色的眉毛。只是匆匆地眺望远方,早已感到闲愁挂在高高的乔木上。也许很难遇见故人,但是在天际,望着淮山,相思之情却无法被雁儿所传递。
注释:
秋江带雨:秋天的江水带着雨水
寒沙萦水:寒冷的沙子围绕着江水
人瞰画阁愁独:人站在画阁上,感到孤独和忧愁
烟蓑散响惊诗思:烟雨中的渔民敲打着蓑衣,打破了诗人的思绪
还被乱鸥飞去:乱鸥飞过来,打断了诗人的思绪
秀句难续:优美的诗句难以续写
冷眼尽归图画上:诗人的目光只能注视着画阁上的图画
认隔岸、微茫云屋:远处的岸边和微茫的云屋
想半属、渔市樵村:想象着渔市和樵村
欲暮竞然竹:夕阳下的竹子显得格外美丽
须信风流未老:应该相信风流还没有老去
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拿起酒杯,安慰自己凄凉的心灵
一鞭南陌:一路走过南陌
几篙官渡:几次划过官渡
赖有歌眉舒绿:幸好有歌眉舒展着绿色的眉毛
只匆匆眺远:只是匆匆地远眺
早觉闲愁挂乔木:很快就感到闲愁萦绕在高大的乔木上
应难奈,故人天际:无法避免的是,故人已经在天际
望彻淮山:眺望淮山
相思无雁足:思念之情无法用雁的脚步来表达。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介绍了一首作者不详的词作。词人在观赏秋日景色时,感怀思念故人的苦愁之情。上片描写了画阁、秋江、寒沙、隔岸等远景,令人的胸怀黯然凋谢。而“烟蓑”、“乱鸥”等遥远之物则代表了逃避尘俗的遁世之处“渔市”、“樵村”,故下片有“须信”六句来表现词人放逐世间的态度。从“只匆匆”二句开始,文情逆转,却自然、通脱。整首词的文情转折完美地表达出作者复杂多彩的思维和情感。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秋日江流挟带着秋雨,寒冷的沙滩萦绕着水湾,我独自一人登上画阁俯瞰。令人感到愁痛孤独。烟雨迷漾,披蓑撒网的声响,惊动了我的诗兴,却又被飞去的乱鸥,搅得我佳句难续。冷眼尽望,汇入一幅图画之中,隔岸相望,对岸有隐约如云的房屋。我猜想它多半是渔市樵村,在黄昏暮色里竞相燃起了枯竹,升起袅袅炊烟。自信我风流尚未衰老,就靠持杯饮酒,抚慰我触目惊心的悲凉凄苦。从南陌一声鞭响,经过了几座津渡,幸亏赖有歌女开怀,使我眉展心舒。仅向远方匆匆眺望,已觉得忧愁挂上高树。我实在难以忍受故人远隔天边的事实,望断江淮的群山,不仅看不见她,就连一只传信的大雁也杳无踪迹。
注释:
1. 江流:江水流动。
2. 萦绕:环绕、缠绕。
3. 画阁:高楼或亭子,供人居住或观赏风景。
4. 烟雨:雨中的烟雾。
5. 撒网的声响:撑开渔网的声音。
6. 乱鸥:指在风中飞行的海鸟。
7. 匆匆:急忙的样子。
8. 南陌:南边的街道。
9. 津渡:渡口、渡船。
10. 开怀:舒展情感,尽情欢笑。
11. 望断江淮:形容相思之苦,盼望重逢。
12. 大雁:借指书信或音信的使者。
译文及注释详情»
史达祖简介: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也反映了他的心情。史达祖的词被称为《梅溪词》,共有1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