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译文及注释: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唱响了《阳关》的歌声,泪水还未干涸,功名利禄的事情暂且放下,先享受一顿美食。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天空中的云彩像是无穷无尽的树木,水流送走了它们,云雨遮掩了一半的山峦。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历史上的恩怨情仇,有千万种,只有离别和相聚才是最令人感到悲欢交加的。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虽然江头的风浪不算太大,但是人生的路途却是异常艰难。
注释:
唱彻《阳关》:指唱完《阳关三叠》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悲伤之情。
功名馀事且加餐:指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但还需继续努力。
浮天水送无穷树:形容江水奔流不息,无穷无尽。
带雨云埋一半山:形容云雨笼罩着山峰,景色模糊。
今古恨:指历史上和现在的悲伤和遗憾。
离合是悲欢:指离别和相聚都是悲欢交织的。
江头未是风波恶:指江边的景色虽然美丽,但并非危险的风波。
别有人间行路难:指人生道路充满了艰辛和困难。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一:
本篇文章为一则辛弃疾送别词《鹧鸪天》的赏析。文章首先介绍了作品的来源和作者的背景。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辛弃疾对仕途、世事的感慨积聚在心中,此时恰遇送别之事,刹那间涌发而出。
作品的上阕写道:“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辛弃疾借用了唐人上阕送别歌曲《阳关三叠》中“唱彻”的描述,再加上“泪未干”五字,表现出无限伤感。尽管送别不会为他带来这般感触,但是仕途上的挫折和不屈的愤激却促使他将这份情感倾注其中。下句忽然提到“功名”,通过“功名馀事且加餐”的描述,表达了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的愤激之情。对于辛弃疾而言,建立功名是分内的事,而功名的缺失反映了报国壮志难酬。这样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视野和思想,坚持个人信念,反对苟且偷安,为国家献身立业的奋斗精神。
本词的下阕写道:“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词人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将送别时令人翘首遥望的景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水连天,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远方;云带雨,把高山埋没一半。这样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物的壮丽和离别之情的凄凉,情景交融,淋漓尽致。
全词既有情景的交融,又有思想深邃的内涵,可谓是唐宋送别词的代表之作,让人感受到作者的风范与气魄。本篇文章结构严谨、分析深刻、点明中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赏析佳作。
赏析一详情»
赏析二:
本文为一篇唐宋词的赏析,主要以辛弃疾的送别词《鹧鸪天》为例,探究唐宋送别词的艺术特色。
文章从古代关于离别的名言入手,展示了“别”这个话题在古代文学中的广泛存在,并引用江淹《别赋》的名句:“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来说明古人对于别离的深刻认知。此后,文章介绍了唐宋时期送别词的创作和流行情况,将其归纳为一个大家族,并以男女离别的叙述方式为主。接着,文章提出了辛弃疾的送别词多立意不俗的特点,并举例辛的《鹧鸪天》作为代表,进行具体赏析。
文章从开头就点明了辛弃疾送别词的特点:多立意不俗,总是超出常境。举例《鹧鸪天》这首词,作者通过一句借景抒情的反话开场,“功名馀事且加餐”,巧妙地调整了读者的情绪,使得后面所展现的离别之情更显切肤。文章指出,词人通过写水和云来借境抒情,用景映情,烘托点染。水天相连,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高山埋没一半。这种手法既展示了自然景物的壮丽,又通过自然景物来表现离别的凄凉,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最后,文章再次强调了辛弃疾送别词的唯美之处。作者借景抒情,先写水天相连,后写空中之云,将行色的凄凉况味推至一个高层次,蕴含着作者离别时的凄凉伤感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而这种蕴含在景物之中的情感,也是辛的送别词所特有的。
本文通过对辛弃疾送别词的赏析,揭示了唐宋送别词的艺术特色。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对于词的创作和表现手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值得一读。
赏析二详情»
赏析三:
“离别”一文,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历史、传统价值观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文章以描写送别场面为开端,突出“唱彻而泪未干”表达出深沉的悲凉之情。此处借鉴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场景描写,塑造出送别的情境。通过“阳关三叠”的流传和广泛传唱,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离别的情感共鸣,这与作者的描写形成呼应。
接着,文章引用辛弃疾视功名为余事的名言,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但是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功名是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尊严的重要方式,因此视功名为余事往往是表达一种反叛和不屑,同时也体现了前人和后人共同追求的精神层面。
在谈论离别和功名的问题之后,文章转而探讨历史和人生,抒发了对于古往今来令人愤怒的事情的感慨。作者认为历史充满了让人愤怒的事情,千奇百怪,同时又在紧接着的一句话中提出了反问:“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引起读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反思。
最后,文章又回到离别这个主题,通过描写景物和具象化手法,更加深刻地表现了送别的凄苦情状。把离别作为一个主题,与前半段探讨的人生、历史、传统价值观和个人情感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整篇文章言简意赅,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来呼应历史和人生的大问题,言简意赅、意蕴深刻,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这个主题的深切思考。
赏析三详情»
译文及注释:
离别
辛弃疾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虽然表面上显得毫不在意功名利禄(视功名为余事),却劝说朋友再多吃一点饭。水和天空遥相呼应,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尽的远方。乌云滚滚,带着雨水,把高山笼罩了一半。古往今来令人愤怒的事情不胜枚举,难道除了离别让人悲伤,聚会才能带来喜悦吗?江头风急浪高,显示了旅途的危险性,但人生的旅途更加坎坷。
注释:
1.《阳关》:南朝梁·阮籍所作《临江仙·满庭芳》中的一首描写战争惨烈场面的节选。此处引自北宋李清照《如梦令》:“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试看今夜墙外的月,无奈明朝是别离。”也指入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阳关三叠》,作者张籍。
2. “视功名为馀事”:辛弃疾在江湖上舞文弄墨,许多时候都宣称“视功名为馀事”,即表示他并不把功名放在第一位。然而,实际上,他确实很看重功名,而自己的仕途又一再受到挫折,这也让他感到颇有感慨。
3. “水天相连”:指天空和水面相接,构成了无垠的景色。
4. “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写出了远离故土之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5. “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形容风雨交加的景象,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6.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作者认为历史长河中充满了让人愤恨的事情,其中数也说不清。
7. “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提醒读者,不只是离别引发悲伤,还有许多事情也会让人感到悲伤,同样,在生命中也有许多时刻可以让人快乐。
8. “江头风高浪急”:用于形容旅途的危险和不确定性。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