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拼音译文赏析

  • shuǐ
    lóng
    yín
    ·
    fàng
    chuán
    qiān
    líng
  • [
    sòng
    ]
    zhū
    dūn
  • fàng
    chuán
    qiān
    líng
    lüè
    weí
    shān
    liú
    yún
    tún
    shuǐ
    tāo
    suí
    shén
    jiǔ
    jiāng
    dōng
    zhù
    beǐ
    piān
    rán
    zhuàng
    xīn
    piān
    gǎn
    nián
    huá
    jiāng
    niàn
    sōng
    jiù
    yǐn
    cháo
    yóu
    yǒu
    nán
    mèng
  • huí
    shǒu
    yāo
    fēn
    weì
    sǎo
    wèn
    rén
    jiān
    yīng
    xióng
    chù
    móu
    bào
    guó
    lián
    yòng
    chén
    hūn
    bái
    tiě
    suǒ
    héng
    jiāng
    jǐn
    fān
    chōng
    làng
    sūn
    láng
    liáng
    dàn
    chóu
    qiāo
    guì
    zhào
    beī
    yín
    liáng
    leì
    liú

原文: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相关标签:豪放爱国

译文及注释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放船千里,冒着波涛前行。稍作停留,眺望吴山。云屯在水府,波涛随着神女,流入九江。北方客人意气风发,心中感慨万千,年华已经逝去。想起嵩山旧友隐居之处,和巢由故友的交情,如同南柯梦一般,瞬间消逝。

回首发现妖氛仍未消散,不知道英雄们在何处。那些曾经为国家出谋划策的人,可怜却无用武之地,被尘世所迷惑。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历程。但是他仍然忧愁着敲打着桂木船桨,悲吟着梁父吟,泪水如雨般流淌。
注释:
放船千里凌波去:指放船出海,航行千里,冒着波涛前行。

略为吴山留顾:吴山是苏州的一座山,留顾指短暂停留,顾望远方。

云屯水府:指云彩聚集在水府之上,形成壮观的景象。

涛随神女:指海浪随着神女的指挥而起伏。

九江东注:指九江流经江西后汇入长江。

北客翩然:指北方的客人轻盈地来到南方。

壮心偏感:指年轻人的豪情壮志被激发。

年华将暮:指年轻时光即将逝去。

念伊嵩旧隐:指怀念在嵩山隐居的朋友。

巢由故友:指与巢国的故友相聚。

南柯梦、遽如许:指南柯一梦,短暂如同这一刻。

回首妖氛未扫:指回首时发现社会上的邪恶势力仍未被清除。

问人间、英雄何处:指问现世中的英雄在何处。

奇谋报国:指为国家出谋划策。

可怜无用:指可惜这些谋略无法得到实现。

尘昏白羽:指白羽扇上的尘土,象征着岁月的沉淀。

铁锁横江:指铁锁横在江面上,阻挡了船只的通行。

锦帆冲浪:指锦帆冲破波涛,勇往直前。

孙郎良苦:指孙权为了保卫江东而经历的艰苦。

但愁敲桂棹:指只能敲打着桂木船桨,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悲吟梁父:指悲叹着梁父失女的悲剧。

泪流如雨:指泪水如雨般涌出。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当时金兵大举南侵,洛阳、汴京一带遭受了严重的兵燹,不久后汴京沦陷。这场战争导致了大量文人墨客离乡背井,其中包括朱敦儒。 朱敦儒在此次战乱中携家南逃,先到淮海地区,随后渡江至金陵,并沿江而上,到达江西。由于南方地区比较安全,他最终南下广东,并在南雄(今广东南雄县)避难。这种漂泊流离的生活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危难和自身的无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恰好有机会表达自己壮志未酬、忧愤之情。 虽然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月已经无从考证,但从词的内容看,这很可能是朱敦儒从淮海地区沿江东下金陵时所作。在这首词中,他以雄健之笔描绘了开阔的水面境界,同时透露出对国家艰难局势的忧虑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词中的“北客翩然”和“天涯何处可销忧”更是表达出他流离失所的苦闷和无助,以及对故土的眷恋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烙印,它弥漫着作者在乱世中的忧愤之情,同时也反映了那个动荡年代的特殊气息。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这首词依然流传至今,成为了反映那段历史的珍贵文化遗产。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朱敦儒是明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品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早期清狂生活和闲适心情的,另一类则是抒发他忧国忧民之情的作品。《水龙吟》便是属于后一类作品的代表之一。 词的开篇描绘了广阔的水面境界,通过“放船千里,凌波破浪,烟波浩淼”的描写,展现出一种雄奇健美的气势。然而在最后的“略为吴山留顾”中,我们能看到作者对长江水势的渲染并未使他的襟怀开阔,反而表现出对国家艰难的忧虑与个人身世的感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情和哀愁之意。 除此之外,这首词还通过运用“云屯水神”、“北客翩然”等意象,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体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壮阔恢弘的自然景致和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同时,词中的“伊阕”、“嵩山”等地名,承载了朱敦儒早年在洛阳隐居时代的回忆,贴近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得这首作品更加亲切动人。 综合来看,朱敦儒的《水龙吟》以其豪迈奔放、情感深刻的写作风格,以及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经历的精彩描绘,展现出作者独特的思想境界和文学风范。在这首词的表达中,他不仅关注个人命运的起伏,更加重视国家兴衰与民族存亡的大事,这种高度的爱国情怀与文学才华毫不互相抵触,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诸山留顾。 放船:指放船下水,启航出发。 凌波:在水面上行舟。 略:轻轻地停留一下。 诸山:各山。 留顾:停留观望。 云屯水神居住的府邸,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云屯:云气聚集。 水神:掌管水流的神灵。 府邸:神的居所。 涛:波浪。 神女:指水神的女儿。 九江:长江的支流之一。 东注:向东流入。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北客:来自北方的旅客。 翩然:指体态轻盈、神情潇洒的样子。 壮心:强烈的胸怀和抱负。 偏感:特别感受到。 年华:年华指人的青春年华。 将暮:即将消逝。 念伊阕与嵩山旧隐,巢父与许由故友,南柯一梦,遽如许! 伊阕:古代传说中汉武帝时期的才女,也指女子之乡。 嵩山: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常作为隐士居处。 旧隐:指隐居的老地方。 巢父:古代传说的一位隐士,有巢氏之称,善于音乐。 许由:古代传说中的一位隐士,许由之名以隐居在许国而得名。 故友:老朋友。 南柯一梦:古代小说《南柯记》中男主角齐衡的经历,用来比喻人生如梦幻。 回首金兵南侵的气焰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 金兵:指金朝的军队。 南侵:南下侵犯。 气焰:威风凛凛的样子。 未扫:未能消除。 问:询问。 英雄:指忠勇烈士。 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奇谋:奇特的计策。 报国:为了国家而奋斗。 可怜:值得同情。 无用:没有发挥作用。 尘昏:指因沾染尘土而变得昏暗不亮。 白羽:指白色的鹭鸟羽毛,象征志士无功而返的失落和落寞。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铁锁:用铁链锁住的防御工具,用来防御敌军的水军入侵。 横江:横在江面上。 锦帆:装饰华丽的帆船。 冲浪:顶着波浪前进。 孙郎:指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及吴国第一任皇帝。 良苦:表达对英雄的赞叹和同情。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但愁:始终忧虑。 敲桂棹:敲打着桂木船桨。 悲吟:悲伤地吟唱。 梁父:古代楚国的名士屈原,也是楚国文学的代表人物。 泪流如雨:形容伤心到极点,泪液如雨一般下落。 译文及注释详情»


朱敦儒简介: 。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任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被誉为“词俊”,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