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拼音译文赏析

  • dié
    liàn
    huā
    ·
    mèng
    jiāng
    nán
    yān
    shuǐ
  • [
    sòng
    ]
    yàn
    dào
  • mèng
    jiāng
    nán
    yān
    shuǐ
    xíng
    jìn
    jiāng
    nán
    rén
    shuì
    xiāo
    hún
    shuō
    chù
    jiào
    lái
    chóu
    chàng
    xiāo
    hún
  • jìn
    qíng
    shū
    chǐ
    yàn
    shěn
    zhōng
    liǎo
    píng
    què
    huǎn
    xián
    bié
    duàn
    cháng
    qín
    zhēng
    zhù
    (
    <
    s
    t
    r
    o
    n
    g
    >
    shěn
    <
    /
    s
    t
    r
    o
    n
    g
    >
    tōng
    chén
    )

原文: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鱼通:沉)


相关标签:闺怨宋词精选

译文及注释
梦里走进江南的烟水路。走遍了江南,却没有遇到离别的人。在梦中消磨了心魂,无法言说。醒来时感到惆怅,消磨了心魂却错过了机会。

想要将这份情感尽情地写在素纸上。像浮游的雁和沉入水底的鱼一样,最终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只好倚着慢慢的琴声唱出离别的心情。心如断肠,移动着破碎的秦筝柱。
注释:
梦入江南烟水路:梦游到江南的烟雾缭绕的水路上。
不与离人遇:没有遇到离别的人。
消魂:形容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无法自持。
惆怅:形容心情忧郁、苦闷。
误:错过、失去。
尺素:白色的绢帛。
浮雁沈鱼:形容离别的场景,像飞翔的雁和沉没的鱼一样。
终了无凭据:最终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缓弦:弦乐器上松弛的弦。
别绪:离别的情绪。
断肠:形容极度悲痛。
移破秦筝柱:移动并摧毁了秦筝的支柱,比喻心情痛苦到极点。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首词,词牌名为《江城子》,而关于其作者则无从考究。这首词上片写的是梦里相思,下片则是醒后的遣怀。整篇词语言清畅,情感递进有力,给人深沉的感受。在词的开头三句中,“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凸显出了梦中寻找“心上人”的苦闷;而“烟水路”一词则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美景,为词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同时,前后叠用的“江南”两字更是为这份思念之情加深了色彩。 然而,这首词中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下片的描述。词的前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刻画了梦中“消魂”的无奈和醒后的懊悔。此处的“消魂”二字重叠出现,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深深眷恋之情。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在词中较为罕见,反而更凸显出词人娴熟的写作技巧。 在结尾两句中,“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表达出了作者用音乐来宣泄内心离愁别绪的愿望。这里提到的乐器是秦筝,笛意十分深远。每根弦有支撑的柱子,但在这种情况下,词人却要“移破筝柱”,彰显了其内心的怨情和苦闷之感。 总而言之,这首《江城子》以梦境和现实的反差,以爱情和音乐的交织,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深邃悠长的离愁别绪图景。 赏析详情»


译文和注释
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梦境里黯然销魂无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能寄出。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注释: - 江南路:指江南地区的小路。 - 离别的心上人:指思念的对象。 - 黯然销魂:形容心情极度悲伤,销魂即失魂落魄之意。 - 消魂误:指梦中所幻想虚幻亦或是错失良机,导致现实中无法圆梦。 - 雁去鱼沉:指消息断了,音信全无。 - 弹筝:一种弹拨乐器,又称琴,常被用来表达离情别绪;弹筝抒发离情别绪,即用琴声来宣泄内心的离愁别绪。 - 移破了筝柱:移动琴的支架,打破琴的规则,表现出作者内心怨情无人可诉的苦闷之感。 译文和注释详情»


晏几道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是北宋词人晏殊的弟弟。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