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译文及注释: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汉字译文:
醉酒离别西楼,醒来已不记得。春天的梦境,秋天的云彩,聚散真的很容易。斜月挂在半扇窗外,还没睡醒。屏风上展示着吴山的翠绿。
衣服上留下了酒的痕迹,诗里的字句点点行行,总是带着凄凉的情感。红烛独自燃烧,无法想出好的计策。夜晚的寒冷,替代了人们流下的泪水。
注释:
醉别西楼醒不记:醉酒离别西楼,醒来已经不记得了。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人生如春梦秋云,聚散离合真的很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斜月挂在半开的窗户外,还没有入睡。
画屏闲展吴山翠:画屏上展示着吴山的翠绿景色。
衣上酒痕诗里字:衣服上留下了酒的痕迹,诗中也充满了凄凉之意。
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诗中的点点行行,总是表达着凄凉之情。
红烛自怜无好计:独自一人点着红烛,自怜无法想出好的计策。
夜寒空替人垂泪:夜晚寒冷,空气中似乎有人在默默地流泪。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赏析的对象是一首怀旧词,作者佚名晏几道。文章首先介绍了晏几道贬官流寓的背景,以及他的词作风格,强调了他的词具有惆怅感伤、超凡艺术技巧的特点,并且给人留下了持久的艺术印象。
接着,文章详细分析了这首怀旧词的构思和表达手法。作者开头写到:“昔日欢情易逝,当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无期”,以昔日之人、事、物为起点,回忆过往的欢乐和怅惋,营造出浓郁的离情别绪。文章接着提到,作者用春梦和秋云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现出情感的脆弱与短暂;而“聚散”则偏于“散”,强调了珍贵的美好生活总是容易消逝的现实。
文章还描述了词中的场景环境,以深化情感的模糊与凄厉。斜月微明、夜色已深,画屏上的吴山苍翠清晰可见,均在为离情别绪的沉重贡献。而最后一句“红烛自悲自怜也无计解脱凄哀,寒夜里空替人流下伤心泪。”描写了作者内心的悲苦和孤独,更加深化了词中的情感叙事。
这篇文章通过对词的分析,深入地阐释了晏几道怀旧词的情感、手法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启迪读者在赏词时如何理解和欣赏。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醉中告别西楼,醒后全无记忆。犹如春梦秋云,人生聚散实在太容易。半窗斜月微明,我还是缺少睡意,彩画屏风空展出吴山碧翠。衣上有宴酒的痕迹,聚会所赋的诗句,点点行行,总唤起一番凄凉意绪。红烛自悲自怜也无计解脱凄哀,寒夜里空替人流下伤心泪。
注释:
醉中:喝醉了酒
告别:分别、离别
西楼:指在西边的楼
犹如:像、仿佛
春梦:形容很快被忘却的梦境
秋云:秋天的云彩,象征瞬息即逝之事物
聚散:聚集和分散,指人生中的相聚和离别
半窗:窗户的一部分
斜月:不完全圆的月亮
微明:微微明亮
缺少:没有、缺乏
睡意:想要睡觉的感觉
彩画屏风:用彩色绘制图案的屏风
吴山碧翠:指吴山的苍翠色彩
宴酒:聚会时喝的酒
痕迹:留下的痕迹
聚会所赋的诗句:在聚会上写的诗句
凄凉意绪:伤感的情绪
红烛:红色的蜡烛,常用于庆祝和葬礼等场合
自悲自怜:自己为自己感到悲哀和怜悯
解脱:摆脱、解除
寒夜:寒冷的夜晚
流泪:眼泪流出来
译文及注释详情»
晏几道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是北宋词人晏殊的弟弟。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