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别来春半》拼音译文赏析

  • qīng
    píng
    ·
    bié
    lái
    chūn
    bàn
  • [
    dài
    ]
  • bié
    lái
    chūn
    bàn
    chù
    róu
    cháng
    duàn
    xià
    luò
    meí
    xuě
    luàn
    liǎo
    shēn
    hái
    mǎn
    (
    <
    s
    t
    r
    o
    n
    g
    >
    róu
    <
    /
    s
    t
    r
    o
    n
    g
    >
    cháng
    duàn
    zuò
    chóu
    cháng
    duàn
    )
  • yàn
    lái
    yīn
    xìn
    píng
    yáo
    guī
    mèng
    nán
    chéng
    hèn
    qià
    chūn
    cǎo
    gēng
    xíng
    gēng
    yuǎn
    hái
    shēng

原文: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肠断一作:愁肠断)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相关标签:春天宋词三百首写景

译文及注释
别来春半,看见景象,心中愁绪万千。砌下落梅像雪纷纷扬扬,飘落在身上,满是梅花的香气。雁儿飞来,却没有音信可依,路途遥远,回家的梦想难以实现。离别的痛苦就像春天的草一样,越走越远,越来越多。
注释:
1. 柔肠:指柔软的肠子,比喻内心柔软、感情细腻。
2. 断:指断裂、破碎,比喻内心痛苦、悲伤。
3. 砌下:指在墙砌的下面,即墙根下。
4. 落梅:指落下的梅花。
5. 如雪乱:像雪花一样纷乱。
6. 拂:指擦拭、扫除。
7. 一身:指全身。
8. 还满:指满是。
9. 雁来:指信鸽传递消息。
10. 音信无凭:指没有消息,不知道对方的情况。
11. 路遥:指路途遥远。
12. 归梦难成:指回家的梦想难以实现。
13. 离恨:指因离别而产生的悲伤和思念。
14. 恰如:正如。
15. 春草:指春天生长的草。
16. 更行更远:指越走越远。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武不死,于是释放一群大雁,让它们带信回京报捷。自此以后,“雁来”成为了表达思念远方的信物。因此,作者在等待着亲人的来信,也在等待着雁的归来,寄托着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这首《清平乐》以“离愁别绪”为主旨,抒发了作者在春天的花雨之中,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心情。词中,作者通过描写台阶下的落梅和飞回的大雁,把对亲人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恋相联系,展现出深刻的离别之情和渴望重聚的愿望。在描写中,作者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运用艳丽的意象和生动的笔墨,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情感世界。整篇词行文流畅,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感情与卓越的才能,被誉为唐代传世佳作之一。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离别(离开)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阶下落梅(梅花)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注释: 1. "掠起柔肠寸断":掠起——拉扯;柔肠——柔软的内脏比喻心碎之感;寸断——形容极度痛苦。 2. "阶下落梅":阶下——指台阶下面;落梅——即凋谢的梅花,因为像雪花一样飘落,所以被称作落梅。 3. "音信毫无依凭":指音信没有消息,没有接到任何关于对方的消息。 4. "野草":指不知名的野草,比喻离别后的痛苦和思念越来越深切。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煜简介: 李煜,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在位961年-975年,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