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拼音译文赏析

  • wén
    guān
    jūn
    shōu
    nán
    beǐ
  • [
    táng
    ]
  • jiàn
    wài
    zhuàn
    shōu
    beǐ
    chū
    wén
    leì
    mǎn
    shàng
  • què
    kàn
    chóu
    zài
    màn
    juàn
    shī
    shū
    kuáng
  • bái
    fàng
    zòng
    jiǔ
    qīng
    chūn
    zuò
    bàn
    hǎo
    hái
    xiāng
  • cóng
    xiá
    chuān
    穿
    xiá
    biàn
    便
    xià
    xiāng
    yáng
    xiàng
    luò
    yáng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剑外忽传收蓟北:剑外的消息突然传来,要收复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开始听到消息,就哭得泪流满面。
却看妻子愁何在:但是看到妻子,却不知道她为何愁眉苦脸。
漫卷诗书喜欲狂:满心欢喜,不由得翻阅起诗书来。
白日放歌须纵酒:白天放声歌唱,必须畅饮美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年华与好友相伴,回到故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立即穿过巴峡和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然后下到襄阳,前往洛阳。
注释:
剑外:指边境之外。
收蓟北:指收复边疆的消息传到了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北部。
涕泪:指泪水。
衣裳:指衣服。
妻子愁:指作者的妻子因为战乱而担忧。
漫卷:指随意翻阅。
诗书:指书籍。
白日放歌:指在白天高声歌唱。
须:表示必须。
纵酒:指畅饮美酒。
青春作伴:指年轻的朋友作为伴侣。
还乡:指回到故乡。
巴峡:指巴山峡谷。
穿巫峡:指穿过巫山峡谷。
襄阳:指今天的湖北襄阳市。
洛阳:指今天的河南洛阳市。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杜甫于唐朝时期(公元712年-770年)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这首《归乡吟》是他在剑门关外得知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后所写,以下是补充了汉字译文及注释的原文内容: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剑门关:地处今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北,唐代是连接蜀道和东道的重要要塞;蓟北:今北京市顺义区北部,唐代是边防重地。)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乍听:突然听闻;泪水:流泪的眼泪;止不住:防不胜防,忍不住。)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回头:想起;愁容:忧愁的面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胡乱:匆忙;不由得:情不自禁;欣喜若狂:非常开心)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引吭:张嘴唱;呵且:表示附和。)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春光:指美好的景色。)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立即:马上,即刻;巴峡、巫峡:黄河和长江的峡谷。)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襄阳:地处今湖北省襄阳市;洛阳:古都,地处今河南省洛阳市)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甫所作,诗的主题是抒发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后,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在诗中,杜甫通过生动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听到这个消息后的激动和兴奋。 从诗的开头,“剑外忽传收蓟北”,可以看出捷报的突然性和重要性。此时,杜甫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在“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描述中,诗人用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内心激动的情感,将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展现得淋漓尽致。随着“蓟北”已收,战乱将息,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杜甫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但此时,捷报已经传来,这一场浩劫,终于像恶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在“却看妻儿泪如雨”这句描写中,诗人表达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家庭的关注,也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的情感共鸣。 总之,《归乡吟》这首诗通过形象、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杜甫听到捷报后所表现出的复杂感情变化,既有悲凉的思绪,也有异常的兴奋和喜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公元763年春天,时值唐代诗人杜甫52岁。在此之前,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大量百姓被丧殒,家园被毁。杜甫一家也无法幸免于难,逃亡多地,遭受辗转流离之苦。此时杜甫流寓梓州,过着游离不定的生活。 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郑州、开封等州,叛军薛嵩、张忠志等人纷纷投降。次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这个捷报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感到欣喜和兴奋,而杜甫更是激动不已。他听到消息后,内心澎湃,立即动笔写下一首慷慨激昂、气吞山河的诗篇,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诗通过宏大的气势和强烈的感情,抒发了杜甫的民族情怀和救国梦想。在长达七年多的安史之乱中,杜甫和家人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和伤害。当收复失地的捷报传来时,他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激动的情感和爱国的决心。这首诗篇也成为了杜甫的代表作之一,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创作背景详情»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