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拼音译文赏析

  • chūn
    wàng
  • [
    táng
    ]
  • guó
    shān
    zài
    chéng
    chūn
    cǎo
    shēn
    gǎn
    shí
    huā
    jiàn
    leì
    hèn
    bié
    niǎo
    jīng
    xīn
  • fēng
    huǒ
    lián
    sān
    yuè
    jiā
    shū
    wàn
    jīn
    bái
    tóu
    sāo
    gēng
    duǎn
    hún
    shèng
    zān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相关标签:写鸟战争忧国忧民初中古诗爱国唐诗三百首写人

译文及注释
国家破败,山河依旧在,城中春天草木茂盛。感慨时光匆匆,泪水溅湿了花朵,悲愤离别让鸟儿惊扰了心灵。

战火不断,烽烟连绵三个月,家书却价值连城。白发愁绪更加浓郁,不禁频频搔头,头发也变得越来越短,仿佛再也无法承受这些痛苦。
注释:
国破:指国家被敌人攻破。
山河:指国土。
城春:指城中的春天。
草木深:指草木茂盛。
感时:感到时代的变迁。
花溅泪:形容作者感动得流泪。
恨别:对离别感到悲愤。
鸟惊心:指鸟儿惊飞,形容作者内心的悲痛。
烽火:指战争中的烽火台。
家书:指家人的来信。
抵万金:比喻家书的重要性。
白头搔:指年老的人梳理头发时,常常会搔头皮。
浑欲不胜簪:形容头发稀疏,难以梳理。


译文及注释详情»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指的是同一个词语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来探讨一下《杜甫》中出现的一些古今异义。 首先,我们来看“国破山河在”这句话。在古代,国破意味着国都被攻破,城墙倒塌,百姓逃散,文明荡然无存。因此,“国破”常常被用来形容社会的混乱和动荡。而今天,“国家”这个概念已经成为一个政治实体的代称,因此现代人对“国破”一词的理解更多地强调了国家整体的灾难和危机。 接下来,我们看“浑欲不胜簪”。在古代,“欲”指的是事物的纯净、简单和明亮。因此,“浑欲不胜簪”意味着浑浊不清,琐碎复杂。而现代人则更加注重“欲”指的是精神层面的存乎一心和专注。因此,“浑欲不胜簪”在现代则更多地强调思想繁忙和无法专注的状态。 最后,我们来看“家书抵万金”。在古代,“家书”通常指的是家族的信函或者私人书信。这里的“抵”则指的是可以和万贯金钱相等,常常用来形容信函内容的重要性、珍贵性或者收藏价值。而今天,“家书”已经被扩展到包括笔记、日记、回忆录等各种形式的书写作品。因此,现代人对“家书抵万金”的理解更多地着重于著作的收藏价值和文化意义。 总之,古今异义是语言变迁的一种体现,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和文化变迁的不同阶段。只有我们能够理解并且学会运用不同的含义和用法,才能更好地领略文学之美。 古今异义详情»


译文及注释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汉字译文及注释】 1. 国都(guó dū):国家的首都。 2. 山河(shān hé):指国家的自然风貌、地理特色。 3. 春天(chūn tiān):季节名词,指春季。 4. 长安(cháng ān):唐朝时期的首都,现在是陕西省的一个县级市。 5. 凄凉(qī liáng):形容景象萧条、凄苦。 6. 草木(cǎo mù):一般指植物,也可以指草本植物与乔木灌木等的总称。 7. 繁花(fán huā):指各种鲜花盛开。 8. 涕泪(tì lèi):指流下的眼泪。 9. 离散(lí sàn):离别散去。 10. 鸟鸣(niǎo míng):鸟儿叫声。 11. 离恨(lí hèn):所离之人产生的恋爱悲痛情感。 12. 战火(zhàn huǒ):战争中发生的火灾或爆炸。 13. 家书(jiā shū):家人写给他人的信,也可以指家族的文物或家族成员的笔记。 14. 珍贵(zhēn guì):宝贵而难得的。 15. 黄金(huáng jīn):贵重的金属,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16. 愁白(chóu bái):由于心情悲痛而头发变白。 17. 稀少(xī shǎo):指数量很少,稀缺。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杜甫在这首诗中并没有出现,但是诗歌的主题和杜甫的作品非常相似,都是表达对国家动乱和人民疾苦的忧虑,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这首诗全篇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景物描写和拟人手法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和忧虑。 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表达出对国家分裂、国事艰难的感叹和对亲人离别的悲痛。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感情由弱到强,诗情景交融,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结尾两句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魅力和爱国热情。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发生在唐朝晚期,当时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导致把守潼关的哥舒翰被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结果被俘。由于此事的发生,安禄山起兵反唐,很快就攻下了长安,唐玄宗只得带领妃妾皇子和大臣们逃往灵武,而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称帝。而杜甫也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但途中却被叛军俘虏,后来被困长安。 这首诗是杜甫在次年三月创作的。当时的长安已经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城市满目凄凉。在这样的环境下,杜甫眼见国家命运被左右,人民处于疾苦之中,在春回大地的时候却满城荒凉。这种身历逆境、思家情切的遭遇,让杜甫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无限的感慨。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其中表现了杜甫深沉的爱国之情。他通过描写城市的荒凉、人民的疾苦以及国家的动荡,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朴实无华,充分展示了杜甫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详情»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