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拼音译文赏析

  • jiǔ
    dēng
    líng
    zhì
    jiǔ
    wàng
    dòng
    tíng
    shuǐ
    jūn
  • [
    táng
    ]
    bái
  • jiǔ
    tiān
    qīng
    dēng
    gāo
    qiū
    yún
  • zào
    huà
    chuān
    yuè
    liǎo
    rán
    chǔ
    hàn
    fēn
  • cháng
    fēng
    héng
    lóng
    wén
  • zhuàn
    yóu
    lóu
    chuán
    zhuàng
    héng
    fén
  • jīn
    tǎo
    jīng
    jīng
    peì
    bīn
    fēn
  • bái
    luò
    jiǔ
    zūn
    dòng
    tíng
    luó
    sān
    jūn
  • huáng
    huā
    duō
    shǒu
    zhàn
    yáo
    xiāng
    wén
  • jiàn
    zhuàn
    tuí
    yáng
    dāng
    shí
    tíng
    xūn
  • hān
    zhuàng
    shì
    cuī
    yāo
    fēn
  • dōng
    xià
    yuān
    míng
    qún

原文: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
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译文及注释
九日天气晴朗,登高望见天空中没有一片秋云。
大自然开辟了巍峨的山岳,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楚汉的分界。
长风吹拂着波浪,使得龙文在水面上交错纵横。
回忆起过去游历豫州的经历,那时候楼船壮观,横渡汾水。
如今我们讨伐鲸鲵,旌旗飘扬,热闹非凡。
白羽落在酒杯中,洞庭湖畔罗列着三军的旗帜。
黄花不敢掉落,战鼓声声相传。
剑舞翩翩,夕阳西下,当时的日落时分仿佛停滞不前。
豪情激荡,歌声嘹亮,可以驱散邪恶的气息。
握着齐齿的竹篱下,渊明的才华独步群伦。
注释:
九日:指九月份的某一天。
天气清:天空晴朗。
登高:爬山或登高处。
无秋云:没有秋天的云彩,指天空晴朗。
造化:指自然界的创造力。
辟川岳:开辟山川,指自然界的创造力。
了然:明白,清楚。
楚汉分:指楚汉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长风:指强劲的风。
鼓横波:指风吹动水面,形成波浪。
合沓:汇聚,指波浪汇聚。
蹙龙文:指波浪形成的龙形图案。
忆昔:回忆过去。
传游豫:指在豫州游历。
楼船:指高大的船只。
壮横汾:指在汾水上壮观的景象。
讨鲸鲵:指打猎捕鲸鲵。
旌旆:指旗帜。
缤纷:繁多,指旗帜繁多。
白羽:指白色的羽毛。
落酒樽:指在饮酒时,将白色的羽毛放入酒杯中。
洞庭:指洞庭湖。
罗三军:指罗列三军的壮观景象。
黄花:指黄色的花朵。
不掇手:不停留,不停下来。
战鼓:指打仗时用的鼓。
遥相闻:远远地听到。
剑舞:指舞剑。
转颓阳:指在夕阳下舞剑。
当时日停曛:指在夕阳下舞剑时,太阳已经落山。
酣歌:指高声歌唱。
激壮士:指激励壮烈的人。
可以摧妖氛:可以消除邪恶的气息。
握齱:指握住齱鱼,齱鱼是一种鱼类。
东篱下:指在东边的篱笆下。
渊明:指渊明的名字,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不足群:指他的才华超群,无人能及。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九月九日又重阳,登高望远,天空万里无云。 九月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重阳节。 神工鬼斧:形容山川景色奇妙而神秘。 长江把楚汉,界限分明:长江一分为二,形成了楚国和汉国的边界。 狂风鼓动着江水,形成了一波波龙形的浪涛:形容风大江急,江水波涛汹涌,直如卷起的腾腾巨龙。 汉武帝在高大的楼船横渡游览汾河时曾经大发感慨:气势何雄壮!:形容景象壮观。 讨伐悖逆的军队楼船气势更为壮观,旌旗飘扬:形容军队出发前的壮观场面。 洞庭湖上水步骑三军罗列,白羽箭影映射在酒杯中间:形容军队在洞庭湖上列阵,白色羽箭在夕阳的西山之上投下一道道倩影。 战鼓隆隆震天响,那有心情去采撷黄菊花:形容现在是严峻的战时,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欣赏黄菊花的美好。 舞动的剑气要把落山的红日重新托起,让太阳重新发出灿烂的光芒:形容战将锐意进攻,意在迎接胜利,如同舞动的剑气将太阳重新托起,重现胜利的曙光。 陶渊明为榜样,去东篱下采撷菊花:指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以陶渊明为榜样,写出不关心时局、逃避战乱的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此篇文章描绘了李白在湖南洞庭湖边观看讨伐叛军演习时,写下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是在李白59岁时创作的,此时他正在流放期间,情绪颓废无助。然而,在这个特殊的场合下,李白重新振奋自己,恢复了他固有的崇高气质和光芒。 这首诗歌的背景是在一个准备讨伐作乱的叛军演习中,李白观看了这场演习,并被这场演习所感染。在这里,他感到了来自士兵们真挚的信仰和忠诚,同时也感到了期望和责任。这种情感让他的心灵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在这首诗歌中,李白用笔墨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和情感,通过刻画浩瀚天空、飞升的太阳、翻腾的江水和排列整齐的军队等细节,表现了对战争的高度关注和对士兵们的敬意。在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他对大处事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是李白在生命晚年所创作的一首代表作品。通过对演习场景的描写和对士兵的赞美,他表达了自己的战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虽然他已经老去,但他的心境依然坚毅,他的精神依然豪迈,让我们在阅读时倍感钦佩。 创作背景详情»


李白简介
唐朝 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母亲则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女士。李白曾就读于唐朝的著名学府,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