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译文及注释:
少年在楚汉之间落魄,风尘萧瑟,面容憔悴。
自称管葛,却无人赏识,只能长叹闭门谢客。
直到有一天,君王赏识他的才华,他毅然剖开胸膛,献上自己的丹雪之心。
突然间,白日回光返照,他直冲云霄,生出羽翼。
幸得鸾辇相伴,骑着飞龙天马,被王公大人们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迎。
当时结交众多,但只有君王与他志同道合。
他要尽忠报效明主,然后与君王一起躺在白云之上。
注释:
少年落魄:指年轻时境遇不佳,失意落魄。
楚汉间:指楚汉战争时期,即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
风尘萧瑟:形容环境荒凉、寂寞凄凉。
管葛:指管仲和葛婴,两人都是春秋时期的名臣。
长吁莫错还闭关:长叹一声,不要错过机会,还是闭门修炼。
一朝君王垂拂拭:一旦得到君王的青睐,就像被君王亲手拂拭一样,非常荣幸。
剖心输丹雪胸臆:剖开胸膛,将心中的丹雪(指纯洁之意)展现出来。
白日回景光:指得到了意外的好运气,好像白天的阳光都回来了。
直上青云:指得到了升官发财的机会。
生羽翼:比喻得到了飞升的机会。
幸陪鸾辇出鸿都:幸运地陪同皇帝出巡。
身骑飞龙天马驹:比喻得到了高贵的坐骑。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指得到了王公贵族的赏识,得到了金璋和紫绶等贵族的礼遇。
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交友众多,但只有与你言谈投机。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等我尽忠报效国家,然后和你一起隐居在白云之间。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我年轻时在楚汉一带落魄失意,到处受到冷遇,流落风尘而郁郁寡欢。自言有管葛之才而有谁推许?只好长吁短叹,闭门谢客,在家赋闲。
落魄:失意、穷困;管葛:指管仲和葛仲,是春秋时期的两位名臣,李白自认为有这样的才华;推许:赏识、认可。
一旦天子垂顾,加以佛拭之恩,我则尽心竭力以尽忠心。忽蒙天子白日之光垂照,我如同胁王两翅,直飞青云之上。
垂顾:皇帝示意高看,有征召之意;佛拭:佛家用语,意为慈悲拯救;蒙:受到、得到;白日之光:指阳光,比喻皇帝的宠爱;胁王:鸟类向雄性猎物发动攻击时,常常从它的两侧突袭,就像抓住了猎物的两翼,使其无法逃脱,此处借喻李白得到了皇帝的青睐;青云之上:指官场高位。
有幸陪天子銮驾东入鸿都之门,身骑官中之龙马,好不威风。这时王公大人无不借我以颜色,金章紫绶之高官也来奔走相趋。
銮驾:皇帝乘坐的车,指御驾;龙马:传说中的神马,也指官府的良马;颜色:容貌、姿色;金章紫绶:指官员的服饰,金章代表官品高,紫绶代表身份尊贵。
当时与我结交的人是何等之多,但只有您才与我真正地志同道合。待我尽节报效明主之后,我要与君一起隐居南山,同卧白云。
结交:交往、交朋友;志同道合:心灵相通,有共同目标;尽节报效:全力尽职,为国效力;南山:泛指山林草木茂盛、景色秀美的地方;卧白云:指一起隐退、隐居。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作者是佚名,写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冬季。当时,唐玄宗正在游览温泉宫,李白则供奉于长安翰林院中。在唐玄宗前往温泉宫游览回来之后,李白便写下了这首赠给姓杨的隐士的诗篇。
李白从二十六岁起就开始漫游各地,以湖北安陆为中心,历经千里点缀升平。他渴望得到更多统治集团中的人物的赏识与推荐,进入朝廷,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虽然唐玄宗让他进入翰林院,但并未让他得到太多权力。唐玄宗只是用李白来点缀升平、标榜自己是“开明君主”。无论是在宴会中还是外出巡游时,唐玄宗都让李白陪同左右。
李白认为,唐玄宗如此礼遇他,正是唐玄宗在申管宴之谈、谋帝王之术,在取得“辅助”重权、施展自己“欲济苍生”的政治抱负的大好时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写作了这首送给姓杨隐士的诗篇,表达了他对唐朝政治局势的思考与抱负。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流落不得志、抱负难以实现的感伤之作,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失落之情。
诗中通过叙事手法,勾画出诗人年青时在楚汉一带流落“落魄”不得志、奔走在风尘之中的愁苦回忆。诗人自比管仲、诸葛亮等名人,向往自己能够一举成为卿相,但却感叹现实的残酷,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的痛楚与无奈。然而,诗人并没有放弃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他幻想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和提拔,并通过辅佐唐玄宗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后半部分,诗人终于得到唐玄宗的宠幸,被召入朝廷供奉翰林。诗人借用“骑飞龙”、“天马驹”、“借颜色”的形象来表现自己在政场上的得意和声势浩大,反映出他对政治地位提升的荣耀感与自豪感。
整首诗意旋律跌宕起伏,抒发了诗人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描写诗人的艰辛、追求和奋斗,以及最终实现自己抱负的场景,深刻地反映出唐代社会政治风貌和人才成长的情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功名的思想精髓。
鉴赏详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母亲则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女士。李白曾就读于唐朝的著名学府,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