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拼音译文赏析

  • wǎng
    chuān
    zhuāng
    zuò
    /
    qiū
    guī
    wǎng
    chuān
    zhuāng
    zuò
  • [
    táng
    ]
    wáng
    weí
  • kōng
    lín
    yān
    huǒ
    chí
    zhēng
    chuī
    shǔ
    xiǎng
    dōng
  • shuǐ
    tián
    feī
    bái
    yīn
    yīn
    xià
    zhuàn
    huáng
  • shān
    zhōng
    jìng
    guān
    cháo
    jǐn
    槿
    sōng
    xià
    qīng
    zhaī
    zhé
    lòu
    kuí
  • lǎo
    rén
    zhēng
    hǎi
    ōu
    shì
    gēng
    xiāng

原文: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相关标签:田园唐诗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连绵的雨水使得空旷的林子里烟火缭绕,煮着藜麦和黍子的饭菜供应给东菑地区。)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水田上飞翔着白鹭,夏日的树林里传来黄鹂的啭鸣声。)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在山中静静地修行,观赏着朝露上的野生木槿花,清晨在松树下吃斋折下露水滴着的葵花。)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野老和人争夺座位后,海鸥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斗。)
注释:
积雨:连续下雨,积聚成水。

空林:空旷的林地。

烟火:指炊烟和火光。

蒸藜炊黍:蒸熟黍子和炊熟藜麦。

饷:食物。

东菑: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漠漠:模糊不清的样子。

水田:种植水稻的田地。

飞白鹭:白色的鹭鸟在飞翔。

阴阴:阴暗的样子。

夏木:夏季生长的树木。

啭:鸟儿鸣叫。

黄鹂:一种黄色的鸟,常见于林中。

山中习静:在山中习惯安静。

朝槿:一种花卉,常见于山中。

松下清斋:在松树下的清净房间。

折露葵:采摘露水湿润的向日葵。

野老:指在野外生活的老人。

争席罢:争夺座位后停止争执。

海鸥:一种海鸟。

相疑:互相怀疑。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 注释: 连日雨后:连续多天下雨之后。 树木稀疏:由于下雨多日,村落里的树木显得散落而稀疏。 炊烟:农家烧柴做饭时冒出的烟。 粗茶淡饭:简单朴素的饭食。 广阔平坦的水田:面积广大、平坦的水田。 白鹭:一种洁白色的大型涉禽。 田野边繁茂的树林:在田间地头生长茂密的树林。 黄鹂:一种常见的鸟类,通常栖息于林中。 朝槿:指牵牛花早晨开花;晚谢:傍晚凋谢。 松下:在松树底下。 素食:纯素的食物。 露折葵:指夜间开放的百合花,因露珠沾在花瓣上而折断,象征身心崇高。 追名逐利:为了争取政治地位、名誉和财富而不择手段,追求名利的人生态度。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著名唐代诗人王维后期的创作背景。在这个时期,王维主要写了一些闲情逸致的生活,主要是隐居于终南山和辋川两处,这里已成了他的家园。王维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在他的人生中,还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并且在他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在他的后期,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原本的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痛苦和挣扎。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早年就信奉佛教,这也使他更加向往隐居生活。而随着政治变化,他也逐渐感到自己无能为力,而他又不同意同流合污,所以只好退却至旧时的园林归隐生活。在他隐居辋川蓝田的时期,他与道友裴迪相伴,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吃斋念佛,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这首诗就是他在此时期的一次创作,表达了他在隐居生活中的闲适、悠然和超脱。可见,这篇创作背景详细介绍了王维后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变迁,并为读者更好地理解王维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积雨辋川庄作》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作之一,以深刻的感悟描绘了自然和人们的和谐相处。在首联中,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将人们田园生活中的繁忙景象展现在读者眼前。连绵不断的阴雨带来的潮湿空气,静静地漂浮在空中,炊烟袅袅升起,烹制着精美的饭菜,女人们把食物准备好,提着打包的饭菜行进向东菑。而男人们则早早地出门去田间劳作。接着,诗人通过颔联的描写,描绘了周围的水田、白鹭、黄鹂等自然景象。广漠如海的水田上,白鹭轻盈地飞翔着,黄鹂婉转地歌唱着,这些景象彰显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与生命力。诗人将自然景象融入到诗歌之中,构成了美好而和谐的整体。 此诗的文学价值在于其深厚的人文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通过描绘每个细节,诗人呈现出生活本身的意义。他通过精细的写作技巧,突出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自然风光的美丽,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深入感受到田园之乐、大自然之美、人生之真谛。 鉴赏详情»


王维简介
唐朝 诗人王维的照片

王维(692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号称“诗佛”。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早年诗作充满爱国热情,晚年笃信佛教,因此其晚期作品中融合佛法,充满禅意。
王维受母亲影响,精通佛学,其字“摩诘”,是取自佛教的《维摩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