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
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著猜防。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尝。
译文及注释:
邃深的院子里,重重帘幕挂着,引起了多情的思绪,愁眉苦脸地对着美景。醒来时,酒已经喝尽,花儿也凋谢了,蝴蝶乱飞,蜜蜂忙碌。今夜有谁,在北岭吹笙,等待着月亮升起,西厢的窗户敞开着。空空荡荡地望着,只有一株红杏树,斜倚在低矮的墙上。羞怯的脸容易变色,旁人先察觉到了,到处都被怀疑和防备。谁会相信,一些微不足道的恩爱。无限的凄凉。如果没有阻碍,幽静的欢乐也是平常的。这种滋味,就像美味的香气,只有偷偷地品尝才能体会到。
注释:
邃院:深邃的院子。
重帘:厚重的帘子。
多情:容易感情用事。
愁:忧愁。
睡起:醒来。
酒阑:喝酒到深夜。
花谢:花谢了,凋谢了。
蝶乱蜂忙:蝴蝶飞乱了,蜜蜂忙碌着采蜜。
吹笙:吹奏笙的声音。
北岭:北边的山岭。
待月:等待月亮。
西厢:指《西厢记》中的故事,意为等待爱人。
怅望:感到失望和悲伤。
红杏:开着红色杏花的树。
斜倚:倾斜着。
低墙:矮墙。
羞颜易变:容易害羞。
傍人:旁人。
被著:被人怀疑。
猜防:怀疑和防备。
些儿:一点点。
恩爱:互相爱着。
凄凉:悲伤凄凉。
好事:美好的事情。
若无间阻:如果没有阻碍。
幽欢:私密的欢乐。
寻常:平常的。
滋味:味道。
就中:其中。
香美:香甜美味。
偷尝:偷偷地尝。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该词所描写的爱情故事源自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而苏轼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创作背景,是因为他在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正月时收到了友人章楶赠送的崔徽画像。据史料记载,苏轼在这幅画像的启发下,联想到了《莺莺传》中的爱情故事,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这首描绘张生和崔莺莺爱情的词作。
值得一提的是,《莺莺传》是唐代开元年间文学家白行简所作,讲述了宫女崔莺莺与士子张生之间跨越阶层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在当时广为传播,成为了广为流传的佳话之一。而苏轼则通过该词将这个经典故事再度传颂,并通过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难以逾越的阶层差距。同时,苏轼也借此表达了对于纯真爱情的歌颂和赞美。这首词作也成为了苏轼代表作之一,被后人广泛传唱,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读者的好奇心和期待的情感。张生急切地期盼着与莺莺的再次相见,而作者将张生的心情通过“明月楼高烟水冷,春来遍是野田香”来描写。这两句诗意典雅,意象丰富。正是因为张生与莺莺之间存在着距离和阻隔,才让他们的缘分更加珍贵和难以得到。行文到此处,情感渐趋高涨,张生和莺莺有望在今夜相见。
整篇文章通过细致而深入的描写,表现了张生爱情的复杂情感,以及他为了追求爱情所经历的苦闷和挣扎。其中对于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精雕细琢的刻画,情景交融,真实自然,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这段爱情的曲折。作者运用生动的意象,纤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美而又波澜壮阔的爱情画卷,让人回味无穷。同时,作品中所表达出的情感也极富诗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令人感叹苏轼的高超才华和深邃的思考力。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深深的院子,一道又一道的门帘遮掩,她在什么地方呢?宴会散了,花凋谢了,蜂蝶因无花可采而忙乱。今天晚上是谁在等着心上人来相见,在往日约会相见之处等待那个女子到来,红杏矮墙还在,却不见心上人到来。
【注释】
- 院子:指住宅中的庭院,多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
- 门帘:古代涂有灰泥的布帘,贴在门上,可隔绝风沙,也能挡住外来的目光,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
- 宴会:指举办盛大酒宴的活动。
- 花凋谢:花朵凋零枯萎,象征时间流逝、事物易变。
- 蜂蝶:指蜜蜂和蝴蝶,象征喜悦和美好。
- 约会:指两个人商量好时间和地点相见。
- 心上人:指自己深深爱恋的人。
- 红杏矮墙:指低矮的红色杏花墙,象征恋爱的浪漫和美好。
这种秘密的约会不敢使旁人知道,但由于心虚胆怯,容易脸红,往往旁人发觉,到处被人猜疑防范。得到的是一点恋爱的喜悦,付出的代价是无限凄凉的。
【注释】
- 心虚胆怯:指因为害怕被别人发现而感到内心不安。
- 脸红:指因为紧张或羞涩而脸部发红,容易被他人看出心理状态。
- 猜疑防范:指别人对自己的约会行为持谨慎、警惕的态度。
- 凄凉:寂寞、孤独、落寞的感觉。
好事若是顺利如意,不逢到阻碍,那么,约会相见的喜悦也就平淡无奇了。同是爱情中的滋味,其中特别香美的,除非是偷着尝。
【注释】
- 好事:指令人高兴的事情。
- 顺利如意:指事情顺顺利利,没有任何意外波折。
- 阻碍:指约会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障碍。
- 平淡无奇:寻常、平庸,没有令人激动的感觉。
- 偷着尝:指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让别人发现自己品尝的过程,强调禁忌与欲望。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