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
译文及注释: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别饮酒,劝你一醉。清爽如潘安,又是何家女婿。记得把新买的发簪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要把这件事告诉邻居的孩子。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
回首长安美丽的地方。三十年前,我是个风流倜傥的人。为了寻找青楼里的旧事,留下了我的名字。
注释:
别酒:不要再喝酒了。
劝君:劝你。
一醉:喝一次醉。
清润潘郎:指潘安,唐代著名文学家。
何郎婿:指潘安的女婿,也是文学家。
记取:记住。
钗头:发簪。
新利市:新的市场。
莫将:不要把。
分付:交代。
东邻子:指邻居的孩子。
回首:回头看。
长安:唐朝的都城。
佳丽地:美丽的地方。
三十年前:指作者年轻时的经历。
风流帅:指年轻时的风流倜傥。
青楼:古代的妓院。
寻旧事:寻找过去的回忆。
花枝缺处:指女子的发髻上缺少一朵花。
余名字:指作者的名字。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篇赏析:
苏轼的《临江仙·满江红》是一首以“酒”为媒介,对潘大临进行的动人激励和期许的佳作。在上片中,苏轼借酒之言,与潘大临相别,以“别酒”象征深情厚谊,并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对潘大临的期望和叮嘱。其中,“劝君”一词,更凸显出他们之间情谊非同寻常。
此外,苏轼的词句,以精湛的书法和出色的文采,将两大议论——“学而优则仕”和“书中自有颜如玉”,娓娓道来。其中,“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一句,更是展现了他对于潘大临青春美的赞叹和鼓励之情。同时,在其词中融入了历史教训,用“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的警示语,敦促潘大临勿轻信他人,珍惜眼前的机遇。
在下片中,苏轼运用梦幻、假想之笔,构思了自己仍未赴试人仕的美妙人生,鼓舞潘大临攀登仕途。其中,“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一句,以“长安”为背景,回忆那些曾经应试入仕的人的美好回忆,同时也预示着苏轼自己即将成为政治上出人头地的“风流帅”。这些华丽的想象和构思,无不展现出苏轼强烈的追求和对于人生价值的认知。
总之,苏轼这首《临江仙·满江红》无论从词句、主题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他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对于内心深处真正追求的坚守、对于情感和亲情的珍视,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探寻。这样一首充满历史意蕴和情感内涵的佳作,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苏轼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潘大临、苏轼、京都试成出仕文人昔日风流韵事
在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大批文人纷至沓来,前往省城参加科举考试。而其中一位名叫潘大临的年轻人,正是其中之一。他怀着追求功名利禄的梦想,希望在这场考试中一举成名。
然而,在这段即将开始的漫长历程中,潘大临或许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些世俗的障碍,他该如何坚守内心的信念与追求呢?
正是在这个时候,苏轼前来激励他。他借用了京都试成出仕的历史故事,以及自己在青楼女子身上寻找的风流韵事,写下了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对潘大临的鼓励和期望,同时也告诉他即便面对种种压力,也应该始终保持自己的纯真与真诚,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
这首词对于潘大临来说无疑是一份重要的精神支持,它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勇气和决心,让他能够在这场关键的考试中顺利度过,并最终取得了令人激动的成就。
总之,苏轼这首词所表达的,不仅是他自己对于生命的追求和乐观态度,也包含了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寻与坚守。同时,作为一个文人,他也将自己的艺术才华与人生哲学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佳作。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送别的酒劝你一醉方休,
清秀而丰润的潘郎,
你是哪家的郎婿?
记住美女与升官所赏的喜钱,
不要交给东边邻居好色的小人。
忆起京城那个美女密集的都市,
我是英俊潇洒的不一般的人物。
为向青楼女子寻觅往日风流韵事,
在妓院的墙上还留着名字。
注释:
送别:送行时行酒仪式,祝福别人好去处,表达离别之情。
一醉方休:喝醉酒后心情舒畅,暂排忧虑。
清秀:清秀端庄,五官端正,面容姣好。
丰润:形容肤色白皙,丰满而有光泽。
潘郎:古代传说中的公主配偶,后指相得益彰的夫妻。
哪家:指哪个家族或哪个地方。
喜钱:婚礼、生日、升职等喜庆场合亲朋好友所赠的礼品或礼金。
好色:淫荡好色,见色起意。
青楼:古代的高级妓院。
风流韵事:指各种风流韵事,多指男女之间的风流情事。
留名字:在青楼、妓院等地为证明自己曾到访过,常在墙壁上题名留念。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