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译文及注释:
陶令每天都醉倒,不知道五柳春天已经到来。他的素琴本来没有弦,用葛巾过滤酒。他坐在北窗下,享受清风,自认为是羲皇的后代。他不知道何时能到栗树林,见到他一生中的亲人。
注释:
陶令:指古代文学家陶渊明。
五柳春:指春天时五柳树发芽的景象。
素琴:指没有弦的琴。
漉酒:指用滤网过滤酒渣。
葛巾:指用葛叶编织的巾。
羲皇人:指古代传说中的黄帝。
栗里:指陶渊明的故乡栗树乡。
平生亲:指陶渊明的亲友。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郑溧阳、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天宝十三载、李白
本文创作背景:
天宝十三载(754年),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漫游江东,来到了古镇溧阳。此时,溧阳县的县令是郑晏,他因为公正、贞良、慷慨赈济而被历史铭记。李白在这里游历之际,受到郑晏的款待和关照,于是赋诗《赠郑县令晏》以表谢意。
《赠郑县令晏》共八首,全诗豪放自由,情感激荡,通过描述周围自然景物来表达对郑晏的赞美和敬意。在诗中,李白首先描绘了五柳树发芽回春的美丽景象,隐喻着郑晏治理溧阳的变化,即“济人利物”的效果。接着,李白描述了旁边的小溪,流水清澈见底,暗喻了当地百姓清廉的风气和神仙般的品质。诗歌接下来还有烟波浩渺的景色、秋水长天的景象,以及古朴的琴弦和头上的葛巾等等,都充满了李白豪放自由、清新自然的诗风。
整首诗以诗人李白赋予地方县令的赞誉为主导线索,深刻描绘了当时溧阳县的社会风貌和治理成果,也反映出李白对身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和敬慕之情。在历史长河中,李白赋诗于官员和地方的故事十分常见,是他文学创作中的一大特点,他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关切和对东晋以来士人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承载。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陶令天天喝醉酒,不知五柳树何时回春。
陶令:古人名,指陶渊明。
喝醉酒:喝醉了酒。
五柳树:春天时发芽的柳树,因为每株都有五个主枝而得名。
回春:指万物复苏,春天到来。
古朴的琴上本没有琴弦,过漉酒就用头上的葛巾。
古朴:古朴简单。
琴弦:弹奏琴曲所用的细线,构成琴声。
过漉酒:过滤已发酵的酒汁以制作酒。
葛巾:用葛叶编成的巾帼,可以防风遮日。
清风暂来时卧在北窗下,称自己就是恬静闲适的羲皇时人。
清风:指清新的微风。
北窗:房屋北面的窗户。
恬静:安逸宁静,没有烦恼的样子。
闲适:舒适从容。
羲皇:中国上古时期传说中的黄帝。
什么时候我到溧阳一游,会一会你这位平生交好的友人。
溧阳:地名,今江苏省溧阳市。
交好:交情亲密的意思。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母亲则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女士。李白曾就读于唐朝的著名学府,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