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拼音译文赏析

  • huàn
    shā
    ·
    piǎo
    miǎo
    hóng
    zhuāng
    zhào
    qiǎn
  • [
    sòng
    ]
    shì
  • piǎo
    miǎo
    hóng
    zhuāng
    zhào
    qiǎn
    báo
    yún
    shū
    chéng
    sòng
    jūn
    chù
    tái
    西
  • feì
    zhǎo
    lái
    qiū
    shuǐ
    mǎn
    mào
    lín
    shēn
    chù
    wǎn
    yīng
    xíng
    rén
    cháng
    duàn
    cǎo

原文: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译文及注释
缥缈红妆照浅溪:轻盈的红衣映照在浅溪之上。
薄云疏雨不成泥:轻薄的云彩和零星的雨水无法湿透泥土。
送君何处古台西:送你去何处呢?是往古老的台子的西边吗?

废沼夜来秋水满:荒废的池塘在夜晚里秋水满溢。
茂林深处晚莺啼:茂密的林木深处,晚上有莺鸟啼叫。
行人肠断草凄迷:行人的心情像是被割裂一般,草木凄凉迷茫。
注释:
缥缈: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红妆:指女子的妆容。
浅溪:水流不深的小溪。
薄云:轻薄的云彩。
疏雨:雨点稀疏。
不成泥:指雨水没有把地面弄湿。
古台:古代建筑物中的高台。
废沼:废弃的池塘。
秋水:秋天的水。
茂林:茂密的树林。
晚莺:黄莺在傍晚时分的叫声。
肠断:形容内心极度悲伤。
草凄迷:草木凋零,景色凄凉。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在这首词中,苏轼描绘了一个凄凉、淡泊的秋日景象,将自己的离愁别绪融入其中,以萧瑟、凄怆的笔墨展现出词人对友人即将离去之感伤和思念之情。整首词寓情于景,把多种自然景物巧妙地融于词中,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享受到精美的自然风光,又不失落寞的感伤情调。 苏轼着重在创作中追求了一种审美效果,即诗中有画。他在词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描绘,使得读者不仅仅能够读到与听到文字,同时也能够想象到文字所描述的画面。这种手法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加深了对词人情感的理解。 此外,词中还有一些隐喻,例如“红妆照浅溪”这句话,表达了送别者和被送别者之间的情感纠葛,亦抒发了词人对别离之情深的感慨。整首词语言简洁,意蕴深刻,充满了文学美感和人生哲理。 综上所述,苏轼的《浣溪沙》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送别之作。他通过巧妙的描写手法,使得整首词寓情于景,让读者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深入感受到词人的离愁别绪之情,体味到人生离合悲欢的真谛。这样的艺术效果,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符号。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极为著名的一篇词作品,其创作背景源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送别好友颜梁之时。据记载,该词创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的冬季。当时,苏轼正在江西的会昌担任知县,而他的好友颜梁却要前往广西任职,两人相聚天数已经不多。 在送别的时刻,苏轼深感离别之苦并流露出自己的思念和哀伤之情。他结合自己的感受和周围的景色,借用了“浣溪沙”这个名称,抒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以此来寄托自己对好友离开的思念。 《浣溪沙》所描写的具体场景是在浅溪边,红妆女子照映浅溪,薄云轻雨洒在地上,干涸的水塘漫溢着秋水,茂密的树林里晚莺啼叫不止。这些描写既向读者表现了当时的环境,也对苏轼内心的感情作出了深刻的揭示。 《浣溪沙》是苏轼自己的心情倾诉,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生活和文化背景。在这首词中,苏轼以其超凡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情感理解,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融为一体,创造出这样一篇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隐约可以看见红妆照映着浅溪, (隐约:不清晰地;红妆:装扮齐整的女子) (浅溪:不深的小河) 薄薄的云带着稀稀的雨洒在地上不成泥。 (薄薄:不厚实;稀稀:不密集;不成泥:没有变成泥土) 送君地在何处?在戏马台西。 (送君:为送别而道别;戏马台:唐时流行的一种戏剧形式) 干涸的水塘昨夜后积满秋水, (干涸:干枯;积满:堆积成满) 茂密的树林深处,晚莺啼叫不止。 (茂密:生长得茂盛;深处:深远的地方;莺:黄莺) 行人断肠之处,青草是那样凄凉迷离。 (行人:路人;断肠:形容极度悲痛;凄凉:孤寂冷清的感觉;迷离:模糊不清) 注释: 1. 词作者苏轼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情感丰富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景色,以及别离时的哀伤之情。 2. “红妆”指装扮齐整的女子,暗示离别的场景。 3. “戏马台”是唐代流行的一种戏剧形式,常用于娱乐和赏玩。 4. “干涸的水塘”在秋天被积满秋雨,反映出季节交替的变化。 5. “茂密的树林”中传来晚莺的啼声,以及“凄凉”、“迷离”的形容词,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 6. 最后一句“行人断肠之处,青草是那样凄凉迷离”,借景抒情,寄托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和无尽悲痛之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轼简介
唐朝 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