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五首》拼音译文赏析

  • zhū
    jiāng
    shǒu
  • [
    táng
    ]
  • hàn
    cháo
    líng
    duì
    nán
    shān
    qiān
    qiū
    shàng
    guān
    zuó
    méng
    zàng
  • zǎo
    shí
    jīn
    wǎn
    chū
    rén
    jiān
    jiàn
    chóu
    hàn
    西
    róng
    céng
    shǎn
    zhū
    beǐ
    dǒu
    yīn
  • duō
    shào
    cái
    guān
    shǒu
    jīng
    weì
    jiāng
    jūn
    qiě
    chóu
    yán
  • hán
    gōng
    běn
    zhù
    sān
    chéng
    jué
    tiān
    jiāo
    hàn
    jīng
    weì
    jìn
    fán
    huí
  • fān
    rán
    yuǎn
    jiù
    shuò
    fāng
    bīng
    lái
    jiào
    tóng
    guān
    lóng
    yóu
    wén
    jìn
    shuǐ
    qīng
  • shǐ
    使
    zhì
    zūn
    yōu
    shè
    zhū
    jūn
    shēng
    píng
  • luò
    yáng
    gōng
    diàn
    殿
    huà
    weí
    fēng
    xiū
    dào
    qín
    guān
    bǎi
    èr
    chóng
    cāng
    hǎi
    weì
    quán
    guī
    gòng
  • mén
    chù
    jìn
    yáo
    fēng
    cháo
    tíng
    gǔn
    zhí
    suī
    duō
    tiān
    xià
    jūn
    chǔ
    gòng
  • shāo
    lín
    biān
    wáng
    xiāng
    guó
    kěn
    xiāo
    jīn
    jiǎ
    shì
    chūn
    nóng
  • huí
    shǒu
    sāng
    tóng
    zhù
    biāo
    míng
    míng
    fēn
    weì
    quán
    xiāo
    yuè
    shàng
    feǐ
    cuì
    xiāo
  • nán
    hǎi
    míng
    zhū
    jiǔ
    liáo
    shū
    céng
    weí
    zǒng
    róng
    jiē
    chā
    shì
    zhōng
    diāo
  • yán
    fēng
    shuò
    xuě
    tiān
    wáng
    zhī
    zài
    zhōng
    chén
    shèng
    cháo
  • jǐn
    jiāng
    chūn
    zhú
    rén
    lái
    xiá
    qīng
    qiū
    wàn
    zhèng
    wǎng
    shí
    yán
    shè
  • gòng
    yíng
    zhōng
    shǐ
    使
    wàng
    xiāng
    tái
    zhǔ
    ēn
    qián
    hòu
    sān
    chí
    jié
    jūn
    lìng
    fēn
    míng
    shǔ
    beī
  • 西
    shǔ
    xíng
    tiān
    xià
    xiǎn
    ān
    weī
    zhàng
    chū
    qún
    cái

原文: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昨日玉鱼蒙葬地,
早时金碗出人间。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
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岂谓尽烦回纥马,
翻然远救朔方兵。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沧海未全归禹贡,
蓟门何处尽尧封。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越裳翡翠无消息,
南海明珠久寂寥。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正忆往时严仆射,
共迎中使望乡台。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译文及注释
汉朝的陵墓面对着南山,胡虏千秋依然入侵中原。昨天玉鱼被埋葬在地下,早些时候金碗出现在人间。看到汗马和西戎的威胁,曾经的朱旗和北斗星也失去了光彩。许多材官守卫着泾渭河,将军们也不要太过忧虑。韩公原本想筑造三座城池,以绝天下英雄的威风,却没想到要一直烦恼着回纥的马匹,最终还是远赴朔方救援。胡人的入侵让潼关成为了隘口,但龙的崛起依然能够听到晋水的清流声。唯独至尊皇帝忧虑着国家的安危,诸位大臣们又该如何回答这个升平的问题呢?

洛阳的宫殿已经化为了战火的烽烟,就算是秦关也已经被攻破了百余次。虽然沧海还没有完全归于禹王的统治,但蓟门却已经不再是尧帝的封地。朝廷的官员虽然很多,但天下的军储却无法自给自足。稍微让人欣慰的是,边境上的王相国愿意放下金甲,去从事春耕之事。回头看看扶桑的铜柱,虽然氛祲还没有完全消散。越裳和翡翠也没有任何消息,南海的明珠也已经久已寂寥。曾经的大司马现在只能插上侍中貂,炎风和朔雪依然在天王的地盘上肆虐,只有忠臣们在翊圣朝中守护着国家的安危。

锦江的春色随着人们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美丽,巫峡的清秋却让万壑哀叹。我正怀念着曾经的严仆射,和他一起迎接中使,望着故乡的台阶。主恩前后三次持节,军令分明,数次举杯。西蜀的地形是天下最险要的,安危关键要靠群材的出力。
注释:
汉朝陵墓对南山:指汉朝的陵墓建在南山之上。

胡虏千秋尚入关:指匈奴和其他北方民族千秋万代都在入侵中原。

玉鱼:指玉制的鱼形器物,是古代贵族的葬礼用品。

金碗:指金制的酒杯,是古代贵族的宴会用品。

汗马西戎:指西方的戎狄民族,他们的马匹非常强壮,能够承受长途跋涉和战争。

朱旗北斗:指红色的旗帜和北斗星,是古代军队的标志。

材官:指有才干的官员。

泾渭:指泾河和渭河,是中国古代的两大河流。

将军且莫破愁颜:劝将军不要因为战争而忧愁。

韩公:指韩信,他曾经建造三座城池来防御匈奴。

天骄:指匈奴的骑兵,他们非常勇猛。

汉旌:指汉朝的旗帜。

回纥:指突厥,是古代的游牧民族。

朔方:指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

龙起:指龙舟比赛,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活动。

晋水:指晋江,是中国古代的一条河流。

社稷:指国家的神明,也指国家的安危。

洛阳宫殿:指洛阳的宫殿,因为战争而被毁。

秦关:指中国古代的关隘,共有一百零八道。

禹贡:指禹王治理水患时,各地献上的贡品。

蓟门:指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

尧封:指尧帝时期的封地制度。

衮职:指古代官员的服饰。

军储:指国家的军事储备。

临边王相国:指担任边疆地区官员的王相国。

金甲:指金制的盔甲,是古代军队的装备。

扶桑铜柱:指日本的铜柱,是古代的一种祭祀用品。

氛祲:指不祥的气氛和灾祸。

越裳翡翠:指越国的裳服和翡翠饰品,是古代的奢侈品。

南海明珠:指南海的珍珠,是古代的一种贵重物品。

大司马:指古代的一种官职,掌管军队。

总戎:指总管军队的官员。

炎风朔雪:指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

忠臣翊圣朝:指忠诚的臣子能够辅佐圣明的君主。

锦江春色:指锦江的春天景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景观。

巫峡:指巫山和长江三峡之间的峡谷。

严仆射:指古代的一种官职,掌管弓箭和车马。

中使:指派遣到外国的使者。

乡台:指边疆地区的官署。

三持节:指担任三个不同职务的官员。

群材:指有才干的人才。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杜甫的《诸将五首》是他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作于夔州的一组政治抒情诗。这个时期,安史之乱虽然已经平定,但是边患依然没有得到根除,朝廷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这种情况下,杜甫深感当时的朝廷武官们平庸无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便写下了这组诗篇,以讽刺和批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思。 据史料记载,唐代宗大历元年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6年,唐军剿灭叛军,平定了乱局,但仍有大量边疆地区存在着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管理。而那些担任边疆守备要职的武官们,常常因为功利心太重、腐化堕落而无法尽职尽责。杜甫正是看到了这种情况,感到十分不满,于是写出这组表达自己政治态度的诗篇。 可以说,《诸将五首》是杜甫在一段特殊历史背景下写出的一组诗篇。这些诗篇通过批评和讽刺,反映了当时军事人员的无能和腐败,并提出了杜甫对于国家形势和治理的看法和建议。这些思想观点和审美情趣不仅反应了杜甫的个性和政治立场,更是对于唐代时期士人的道德批判和政治反思,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杜甫的这首七律《赠卫八处士》从汉朝陵墓到唐朝时期的历史轨迹,展现了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概括了封建社会的荣与衰。 该诗贯穿了一个主题:古代帝王的陵墓在历史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第一联写汉朝陵墓与终南山相对,意味着汉朝始创之初选择终南山作为京都和陵墓所在地,同时也象征了汉朝刚刚崛起时的勃勃雄心和强盛盛世。然而,第二句“胡虏千秋尚入关”,又表明了汉朝的荣光已经成为落日余晖,在唐朝时期被吐蕃、回纥等民族侵入,陵墓也被盗掘。作者巧妙地利用“千秋”来表达历史长河中无数荣耀王朝的崩溃和消亡,进一步强调封建社会的不可持续性。 第二联写到陵墓被盗掘的景象,以昨日、早日来刻画时间的急促感,形象地描绘了大规模盗墓的可怕程度。玉鱼、金碗作为陪葬品的提法实则是以虚弱之语来叙述陵墓的珍贵和危机,篇中的“昨日”和“早日”也无疑是在彰显历史的无常与荣辱不定。 这首诗深刻的抒发了杜甫对世事变幻的感慨,体现了对封建礼仪制度的批判和对士人官僚的讽刺。这种对封建礼仪制度的批判和对现实的关注,也恰好符合杜甫诗歌的多重价值取向,使其成为唐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更重要的是,这首诗的深远意义在于呈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视角,跨越了数百年的时空,反映出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赏析详情»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