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译文及注释:
昔日在长安,醉倒在花柳之间,五侯七贵一同饮酒。
气度高傲,超越豪士,风流不肯落后于他人。
夫子红颜,我年少时曾见过,他骑着马在章台上,手持金鞭。
他的文章被献上麒麟殿,歌舞缠绵,留连于玳瑁筵席之上。
我自认为才华出众,却不知道草木也会随风起舞。
突然听到函谷关上传来胡马的嘶鸣声,秦宫中的桃李花开向阳光。
我为远谪之苦而忧愁,何时才能得到金鸡放赦的消息,回到故乡?
注释:
1. 长安:唐朝的首都。
2. 五侯七贵:指唐朝的五位王爵和七位高官。
3. 豪士:指有才华、有志向的士人。
4. 风流:指有才情、有风度的人。
5. 夫子:指孔子。
6. 章台:指唐朝的文学殿试场所。
7. 麒麟殿:唐朝皇帝接见文武百官的地方。
8. 玳瑁筵:指用玳瑁制成的宴席。
9. 草动风尘起:指世事变幻,人生难免波折。
10. 函谷:指函谷关,是古代重要的关隘。
11. 胡马: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马匹。
12. 秦宫桃李:指唐朝皇宫内的桃李花。
13. 夜郎:指古代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
14. 金鸡放赦:指皇帝赦免囚犯的仪式。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到政府特赦自己,回归故乡的一天。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朝时期创作的,通过叙述自己曾经的风光和现在的落魄,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整首诗分为前八句和后八句两个部分,前八句描写了诗人当时春风得意、豪放不羁的生活情境,而后八句则展示了诗人在战争和流放后的颓废和无奈。
诗人描述了自己年轻时在长安花柳场上与皇室贵族们开怀畅饮的奢华生活,以及在朝廷中的宠爱和地位之高,反映出唐朝官场风气和社会阶层分化的局面。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诗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故乡,漂泊他乡,感叹着战争的残酷真相与命运的无常。最后,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怀念和返回的渴望,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冀和憧憬。
整首诗构思精妙、言辞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反映了李白卓越的诗歌才华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作品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而且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诗歌是李白在唐朝乾元年(758年)写的,当时他因为参与永王李磷幕府事而遭到了贬谪,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这首诗大概是李白刚被流放时所作。据说,他的朋友辛判官在和诗人对饮时,不断地安慰他,于是李白慷慨高歌,借此向他排遣自己的郁悒之情。
这首诗歌是唐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平、不甘以及对过去荣华富贵的怀念。在诗中,他用“往昔我们在长安醉眠花柳”来描述过去的美好时光,用“豪士面前,气岸凛然,什么时候风流肯落他人之后”来表达对自己过去的豪华和风度的自豪和坚定。然而,他的命运却因为政治斗争和变故而不得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生活圈子,被流放到荒远之地,心中充满着孤独、失落和愁苦。最后,他问道:“何日朝廷金鸡大赦,让我回来?”表达了他期盼政府特赦自己、回归故乡的渴望。
这首诗作品不仅展现了李白卓越的诗歌才华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唐代社会政治斗争和官场规则对普通人命运的影响。它是一件富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文学珍品,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往昔我们在长安醉眠花柳,与王公贵胄们同杯喝酒。 (往昔:过去的时光;长安:唐朝的都城;花柳:指妓女、花魁等;王公贵胄:指贵族阶层。)
豪士面前,气岸凛然,什么时候风流肯落他人之后。 (豪士:豪华富贵之士;气岸凛然:形容他们的气概和风度;风流肯落他人之后:指自己的风流不会输给别人。)
当时夫子清晨红颜,我也当少年之时,在章华台走马挥金鞭。 (夫子:指孔子;清晨红颜:指年轻貌美的女子;章华台:是古代官署中接待重要宾客的场所之一。)
在麒麟殿献纳文章,听歌看舞淹留在豪华、珍贵的玳瑁宴席。 (麒麟殿:唐朝宫廷内的一处殿堂;献纳文章:指官员上书献策;玳瑁:指一种珍贵的龟甲。)
原以为咱们就这样长久过下去了,那知道草动风尘起,那安禄山小子反了。 (咱们:我们自己;草动风尘起:形容局势变动,事情突然发生变化;安禄山:唐朝末年的篡位者之一。)
函谷关忽报胡马杀来,皇上身边的人一个个得以提拔,如同秦宫向阳的桃李开得格外绚丽。 (函谷关:古代的一处山口关隘;皇上身边的人:指权贵显要;提拔:晋升;秦宫向阳的桃李:形容宫廷的政治地位极高。)
我现在却远谪到夜郎去,愁死我了,何日朝廷金鸡大赦,让我回来?(远谪: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夜郎: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朝廷金鸡大赦:指政府下发的特赦令,赦免政治犯的罪行。)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母亲则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女士。李白曾就读于唐朝的著名学府,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