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拼音译文赏析

  • shuǐ
    lóng
    yín
    ·
    zèng
    zhào
    huì
    zhī
    chuī
    shì
    ér
  • [
    sòng
    ]
    shì
  • chǔ
    shān
    xiū
    zhú
    yún
    cái
    xiù
    chū
    qiān
    lín
    biǎo
    lóng
    bàn
    jiǎn
    fèng
    yīng
    weī
    zhǎng
    yún
    rào
    luò
    huái
    nán
    jīng
    yún
    mèng
    yuè
    míng
    fēng
    niǎo
    zhōng
    láng
    jiàn
    huán
    hòu
    zhī
    qiū
    duō
    shào
  • wén
    dào
    lǐng
    nán
    tài
    shǒu
    hòu
    táng
    shēn
    绿
    zhū
    jiāo
    xiǎo
    chuāng
    xué
    nòng
    liáng
    zhōu
    chū
    biàn
    shàng
    weì
    liǎo
    jué
    zhǐ
    hán
    gōng
    fàn
    shāng
    liú
    shēng
    yún
    miǎo
    weí
    shǐ
    使
    jūn
    jìn
    mán
    fēng
    zhàng
    zuò
    shuāng
    tiān
    xiǎo

原文: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睛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译文及注释
楚山上修竹如同云彩,异材秀出千林之表。龙须被削去一半,凤膺微微鼓起,玉肌柔美细腻。木叶落尽淮南地,雨后天空清澈,月明风吹轻盈。自从中郎不见,桓伊离去之后,我知道我孤独而多愁。听说岭南太守,后堂深处有个绿珠娇小的女子。她在绮窗前学习弹琴,梁州初次遍布霓裳,但还未完成。她咀嚼徵调,含宫调,泛商调,流羽调,一声声传到云端。为了让君主洗净身上的污垢,她在蛮荒的风雨中,作为霜天的曙光。
注释:
楚山:指楚地的山岳。

修竹如云:修剪整齐的竹子像云一样密集。

异材秀出千林表:指异种植物在千林之中显得格外突出。

龙须半翦:指龙的胡须被剪去了一半。

凤膺微涨:指凤凰的胸部微微鼓起。

玉肌匀绕:指皮肤光滑细腻。

木落淮南:指淮南地区的树木落叶。

雨睛云梦:指雨后天空清澈,云彩如梦。

月明风袅:指月亮明亮,风吹得轻盈。

自中郎不见:指作者的朋友中郎不见了。

桓伊去后:指作者的朋友桓伊离开了。

知孤负:指作者感到孤独。

岭南太守:指岭南地区的官员。

后堂深:指官员的家庭后院很深。

绿珠娇小:指官员的女儿很娇小。

绮窗学弄:指女儿在绮窗前学习音乐。

梁州初遍:指梁州地区的植物开始生长。

霓裳未了:指女儿还没有完成舞蹈《霓裳羽衣舞》。

嚼徵含宫,泛商流羽:指女儿演奏乐曲时使用的音律。

一声云杪:指音乐声传到云端。

为使君洗尽:指为了官员洗去污点。

蛮风瘴雨:指岭南地区的恶劣天气。

作霜天晓:指作者在清晨看到霜天的景象。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苏轼的《赠赵晦之吹笛侍儿》一词,首先通过描绘楚山修竹,以竹隐喻人,表达了对蕲州笛竹早已闻名于世的赞美。作者使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述了经典笛音如树影疏、雨后晴、月亮明、微风拂,富有感染力。其后,苏轼引用了蔡邕和桓伊等古代乐坛巨匠的故事,唤起人们对逝去岁月和文化遗产的怀念之情。 下片则详细描写了词作要赠的对象,即赵守后堂深院两位蔡邕式的娇美灵巧的吹笛侍儿。作者在描写“吹笛侍儿”时,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将其笛艺表现得十分出色、才华横溢。作者以此向读者展示了这些吹笛侍儿的才华与美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真挚赞赏之情。 整篇词作,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句、对偶句、夸张、比喻等,凝练精炼、情感真挚。通过词中的楚山修竹和古代乐坛巨匠的描写,以及对吹笛侍儿的赞美,苏轼展现了对文化底蕴和才华的珍视与赞赏,同时也让人们对传统文化遗产产生了更多的思考与回味。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首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水龙吟》,并着重讨论其创作背景。对于这首词的创作年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根据第一种说法,《水龙吟》的创作时间是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的五月。当时,苏轼经过无锡,看到当地的水车灵活高效,深受启发,随即前往金阊游虎邱寺。在那里,他与刘述会面,并结识了王晦。王晦因为斋素祈雨不至,非常沮丧。第二天,他邀请苏轼到阊氏公显家饮酒,苏轼便在席间写下了《水龙吟》这首佳作,并赠送给懿卿。 而根据第二种说法,《水龙吟》的创作时间是在元丰八年(1085)的十月。当时,苏轼赴登州途中经过涟水,恰好赵晦之从藤州知州的任上新归,苏轼就顺手写下了这首词送给他。 总之,这首词的创作时间至今仍存在争议,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显示了苏轼是一个有情感、有灵感、有才华的文学巨匠。这首《水龙吟》是他在游历时所写下的一篇词作,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爱情的思考和抒发。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珍视的文化遗产。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楚山长长的蕲竹如云彩遍布,特异的竹子清秀,高出众多树木之天外。笛竹如长细的龙须一半在挥动,如凤凰的胸脯微微突起,如美人的肌体匀称满布。笛音如江南树木稀疏,如云梦雨后开晴,如月明星稀,微风吹拂。 【注释】: ● 蕲竹:音qí,南方一种高大的竹子。 ● 笛竹:笛和竹的泛指。 ● 徵调和宫调:为五声音阶中的两个,徵属于黄钟宫,宫属于大呂宫。 ● 商调和羽调:商属于夷则调,羽属于无射调。 ● 霜天晓角:一曲赵非所作《霜天晓角》。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轼简介
唐朝 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