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及注释:
昔闻洞庭水,今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分割,天地日夜浮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在关山北,凭栏泪水滂流。
注释:
昔闻洞庭水:古时听说过洞庭湖的水。
今上岳阳楼:现在登上了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吴国和楚国的东南部分界。
乾坤日夜浮:天地日夜不停地运转。
亲朋无一字:亲朋好友都没有留下一句话。
老病有孤舟:年老体弱,只有孤舟相伴。
戎马关山北:战马在北方的关山上奔驰。
凭轩涕泗流:倚着窗户,泪水如泉水般流淌。
译文及注释详情»
写作背景:
在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晚年,距离生命的终结只有两年左右。此时,杜甫身体状况相当不佳,罹患多种疾病,如肺病、风痹症等,左臂偏枯,右耳失聪,生活十分艰苦。在大历三年,杜甫漂泊至岳州,登上了自己一直向往的岳阳楼,凭栏眺望洞庭湖,感叹着壮阔无垠的美景。然而,他也深知自己的晚年没有了归处和安逸,同时国家也处于多灾多难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出了《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等诗篇,表达着自己对生命、命运以及国家命运的感慨和思考。这些诗篇中充满了杜甫饱经沧桑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珍贵遗产。
写作背景详情»
鉴赏:
此篇鉴赏作品是对杜甫的五律名篇《登高》进行分析。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到了暮年才二读名湖洞庭,所引发的思想和情感。整首诗通过壮阔的山川景色,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和对于人生的追求和反思。
在诗中,首联虚实交错,运用今昔对照的手法,写下了作者早年听说洞庭湖盛名,而实际上要到晚年才能实现愿望的情感。这种对于早年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和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了诗人的深情和卓越的文学才华。颔联是对江山壮阔景色的描绘,写下了洞庭湖的浩瀚无边。通过“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的形象描写,使人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恢宏思想和精神气概。颈联则是诗人写下了自己深深的孤独和无奈的心情,再现了他在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中的遭遇。“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些诗句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在此刻的真实感受。而尾联则是对于国家动荡、自己报国无门的哀叹,通过留有空白的手法,引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深思。
总之,《登高》是一首诗歌艺术的精品,其高妙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形象描写、深刻的人生思考、及对社会政治的关注,都让我们更加欣赏到杜甫这一文学巨匠的才华和风貌。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以前的日子,我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今天终于如愿登上了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隔开,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我的亲朋好友们没有音信,我年老多病,只能乘着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境又发生了战事,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洞庭湖畔,为唐代著名楼阁,杜甫曾在此登楼题诗。
吴楚:指江苏、安徽、湖北一带。
孤舟:形容作者在水上漂泊流浪。
边关:指北方边疆地区。
栏杆:楼台或园林中供人靠倚的栏杆或屏障,这里指岳阳楼的栏杆。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二: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补充汉字译文】
- 闻名遐迩:传遍甚广的名声。
- 登:爬上。
- 岳阳楼:位于岳阳市西门外的岳阳楼,为楼阁式仿木结构建筑,始建于西晋时代,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 浩瀚:广阔辽远的样子。
- 把:分隔。
- 吴楚:指长江流域的两个古代国家,吴国和楚国。
- 日夜荡漾:波浪起伏不停的样子。
- 漂泊:流浪。
- 亲朋故旧:指自己的亲戚和老朋友。
- 孤舟:单独的小船。
【注释】
杜甫的这首诗描述了他游览洞庭湖的情景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杜甫很早就听说过洞庭湖的名声,今天有幸登上岳阳楼,俯瞰这美丽的湖泊。他形容洞庭湖浩瀚无垠,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在湖面上漂浮的天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漂泊江湖,但他却不寄一字给亲朋故旧,生活在孤舟之中。而北方的战乱仍未平息,杜甫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凭窗遥望远方,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译文及注释二详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