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
译文及注释:
怒发冲冠,站在栏杆上,雨停了。抬头仰望天空,长啸一声,壮志激烈。三十年的功名只是尘土,八千里的路程只有云和月相伴。不要等闲地白了头发,空悲切地叹息。
靖康之耻,还没有被洗刷。臣子们的仇恨,何时才能消灭!驾着长车,跨越贺兰山的缺口。壮志让他们吃胡虏的肉,开玩笑地谈论着渴望喝匈奴的血。等待着重新整理旧山河,向着天阙进发。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到极点,头发都竖起来了。
凭栏处:站在栏杆旁边。
潇潇雨歇:形容雨势渐渐停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抬头向上,长声高呼。
三十功名尘与土:指三十年的功名和荣誉,最终都会化为尘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行程遥远,路途漫长。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要虚度光阴,等到老了头发都白了,才后悔。
靖康耻,犹未雪:指南宋年间的靖康之耻,还没有被洗刷干净。
臣子恨,何时灭:臣子们对靖康之耻的仇恨,何时才能消除?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指要驾着长车,跨越贺兰山的缺口,去报仇雪耻。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形容壮志凌云,不惧艰险,甚至可以吃胡虏的肉,喝匈奴的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等到重新收复失地,重建国家,再次登上朝天门。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满江红》作为中国文学中代表性的抒情词,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在岳飞第一次北伐时,也有人认为是在岳飞第二次北伐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这些说法各有依据,但都不能完全确定。
在岳飞第一次北伐时,他已经30岁左右,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感悟。邓广铭等人认为,《满江红》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而在岳飞第二次北伐时,他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并围攻陈、蔡地区,但最终失败,被迫撤回鄂州。这次北伐的失败,让岳飞深感失望和悲愤,也有人认为《满江红》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满江红》的创作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据此观点,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可以作为证据。因为在岳飞入狱前,他曾被任命为镇守黄州(今湖北黄冈市)的安抚使,但不久后就被废黜,并被控告谋反罪名入狱。此时,岳飞内心充满了失望、无奈和悲愤之情,而这些情感正好反映在《满江红》这首词中。
不论创作背景如何,作为一首流传至今的经典词作,《满江红》的意境和情感永远触动人心。从“垆边人似月,皎皎与谁同?”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到“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流淌着作者的血与泪,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和自己命运的深切关切和不屈不挠的决心。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二:
《满江红》是岳飞的一首词,它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强烈矛盾,以及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坚定。
首先,这首词的开篇“怒发冲冠”,描绘出岳飞内心深处的愤怒与挣扎。这种情感的抒发源于岳飞所面对的现实:故乡被金兵占领,为此他毅然从军,指挥其军队接连获胜,在抗金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当时的宰相秦桧为了谋求个人私利,令他班师回朝,废了十年之力。这种背叛让岳飞深感愤怒与无奈,同时也彰显出他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坚定。
其次,这首词中的上片写作者要为国家建立功业的急切心情。他用雨声停歇、万籁俱寂的场景为背景,表达出内心的独白。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和“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作雨”等句,都表现出作者以国家民族为念的情感而且有志报国的决心。这些词句中表现出岳飞想要奋力打破时代的桎梏,为中华崛起做出自己的贡献的豪迈气概。
总之,《满江红》既是岳飞的个人作品,也是其个人命运与历史背景的缩影。它以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辨,将岳飞的家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并一直被世人传颂。
赏析二详情»
赏析一:
《满江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篇,由岳飞所作。这首词以其豪放激昂的气势和深沉奋发的爱国情感,成为了中华民族崛起的象征之一。
词中前四字“怒发冲冠”,表明了作者对敌人的深仇大恨。此后,借着秋天景色美好,描绘出了岳飞在高楼上凭栏远眺、热血沸腾的场景,进一步体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随后出现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十四个字却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将这个英雄形象化地表达出来。这段文字展示了岳飞对功名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逐梦之路艰辛的坚持和最终达成目标的信心。
整首词通过流畅的文笔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展现了岳飞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对民族复兴的执着追求。这位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不但跋山涉水,战功卓著,更是坚信复兴中华大业的强者。
因此,这首《满江红》词无论是在其历史背景还是在今天,都能激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引导我们一起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断奋斗!
赏析一详情»
赏析三:
岳飞的《满江红》是一篇以表达报国之志和决心为主旨的诗词。整首诗构思精巧、气势磅礴,表现了岳飞浩然正气、英雄气概和追求不懈的精神。
上片中,“怒发冲冠,……空悲切”,反映了岳飞为国家大业时刻准备着,一股报国之志炽热澎湃,无法抑制。同时,他对功名利禄的看法深入人心,明确提出:“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所求的”。这种豁达洒脱的胸怀,彰显出岳飞高雅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下片中,“靖康耻,……朝天阙”,岳飞借用自然界的生命样态,用“吃敌人肉,喝敌人血”来表示对国家大业的坚定执着。他强调要实现收复失地的壮志,并表示愿以死报国,“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种视死如归的气节和不畏牺牲的信念,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总之,《满江红》展现了岳飞英雄式的气概和较高的艺术境界,展示出他“忠心至死,义重于山”的高尚品格,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和人文卓越性。
赏析三详情»
大话词人:
在南宋时期,有一位将军叫做岳飞,字鹏举。他出生于相州汤阴(今属河南),是一位名闻天下的大将。岳飞最为人所熟知的南征北战,在绍兴十年(1140年)时,他统率宋军大破金兵于郾城,并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复中原失地。可是,就在这时,南宋朝廷却勒令他退兵,北伐大业功亏一篑。这个决定,让岳飞不堪忍受,但他却无法反抗。这对于一个如此爱国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痛苦和打击。
虽然岳飞的生命已经结束了,但他留下的传奇故事却一次次被人们提起,他的作品更是流传至今。岳飞信仰忠诚,一心为民,他的诗歌比比皆是充满爱国激情的佳作。他常常以身作则,告诫后人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胸怀。岳飞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英雄,他的精神也将会永远传承下去。
大话词人详情»
煮酒论诗词:
岳飞词中最为著名的句子,刻画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谁知道、从此天际,凭高处、每向空中望”,接着词人又表现出自己继续不懈奋斗的决心。词人不再“白了少年头”,而是要站在更高的地方,一直向远方展望,砥砺前行,不断努力,将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和富强。
此刻煮一壶清酒,托起一坐山川,问世间情为何物?唯有岳飞所志,化作满江红。酒入愁肠,岳飞之志更在心头。怒发冲冠,靖康耻犹未雪;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千古英名,叱咤风云,豪情万丈。臣子恨,何时灭?尔等皆是人民子弟,敢问何人愿平坐山河?但见潇潇雨歇,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谁知道,从此天际,凭高处,每向空中望。愿岳飞之志,世世代代流传,令中华儿女永远挺起脊梁,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煮酒论诗词详情»
赏析四:
望冲锋陷阵、立功建业的雄心。而“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年龄增长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紧迫感。整篇文章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热烈的情感,强烈的语言表现出了作者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体现了岳飞作为一个忠臣的情怀和为国家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在上片中,“怒发冲冠”、“壮怀激烈”等词语直接表现出了作者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感和豪迈的气概。这几句反映了作者对令人痛惜的局面的悲愤和对未来的希望和期许。同时,这些词汇也暗示了传统文化中男儿应有的血性、英勇、忠诚等美德,充满了英雄主义的色彩。
接着的四句话则是激励自己不要虚度光阴,争取早日完成抗金大业。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忠臣,对国家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决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抱负远大、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整节文章中,岳飞的气概通过夸张、象征、意象等手法得到了良好地表现。他在文中既是民族英雄,又是道德楷模,更是历史典范。这样的形象充满了感染力,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总之,这篇文章以岳飞作为主角,展示了其忠诚、爱国、豪迈的形象,凭借夸张、象征、意象等手法,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强烈的民族复兴信念,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富有深刻的时代内涵。
赏析四详情»
译文及注释: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竖”字释义为:竖立、豎著。这里表示岳飞非常愤怒,以至于他的头发都竖立了起来。同时,由于愤怒的情绪太过强烈,他的帽子也被打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岳飞此时所处的位置是在一座高山之上,可以俯瞰周围的景色。他用“独自”表达出他此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正值“骤急”的风雨停歇,更加衬托出这样一种感觉。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岳飞深爱自己的国家,因此在此时向天发出了震天长啸。此时,他想到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报效,对自己的国家充满感慨。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功名”指的是岳飞此前所取得的一些官职和成就,但是在南北转战、国家多灾多难的情况下,已不足为奇。这里的“尘土微不足道”表示岳飞认为自己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还非常微小,有许多更大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完成。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岳飞对年轻一代提出了建议:要抓住时机,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能白白地荒废青春岁月,否则等到老年之后,只能自我悲叹。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靖康之变是中国宋朝由于弱势外交政策而导致的一场政治危机。这场变乱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耻辱,让岳飞感到非常愤怒。他希望这种耻辱能够被洗涤,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从每一个人的内心做起。
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此处岳飞表达了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即使在面对强敌的情况下仍然要毫不犹豫地前进。他的心中怀抱的信念和决心非常坚定,即使是贺兰山这样的高山峻岭也要被踏平。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这段话可以看出岳飞的愤慨之情非常强烈,甚至带有一些血腥色彩,表达了他打倒敌人、为国家复兴的决心。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旧日山河”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属于自己国家版图的地区,而目前失去了控制。岳飞希望能够重新夺回这些领土,成为国家的英雄,并且希望能够向国家传递好消息,告诉所有人的自己取得了胜利。
译文及注释详情»
岳飞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他还曾率军攻打金军,取得了多次胜利,把金军推回到河北一带。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最后,岳飞在宋朝末年被金军围困,在江西赣州殉国,葬于西湖畔栖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