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拼音译文赏析

  • xuān
    zhōu
    xiè
    lóu
    jiàn
    bié
    jiào
    shū
    shū
    yún
    /
    peí
    shì
    shū
    huá
    dēng
    lóu
  • [
    táng
    ]
    bái
  • zhě
    zuó
    zhī
    liú
  • luàn
    xīn
    zhě
    jīn
    zhī
    duō
    fán
    yōu
  • cháng
    fēng
    wàn
    sòng
    qiū
    yàn
    duì
    hān
    gāo
    lóu
  • péng
    lái
    wén
    zhāng
    jiàn
    ān
    zhōng
    jiān
    xiǎo
    xiè
    yòu
    qīng
  • huái
    怀
    xìng
    zhuàng
    feī
    shàng
    qīng
    tiān
    lǎn
    míng
    yuè
    (
    lǎn
    tōng
    lǎn
    míng
    yuè
    zuò
    yuè
    )
  • chōu
    dāo
    duàn
    shuǐ
    shuǐ
    gēng
    liú
    beī
    xiāo
    chóu
    chóu
    gēng
    chóu
  • rén
    shēng
    zài
    shì
    chèng
    míng
    cháo
    sàn
    nòng
    biǎn
    zhōu

原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览通:揽;明月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弃我离去的人,昨天的日子已经过去,无法挽留;
扰乱我心的事,今天的日子充满烦忧。
长风吹送万里秋雁,此时此刻可以畅饮高楼。
蓬莱仙境的文章,建安时期的骨骼,其中小谢更是清新脱俗。
我们都怀抱着追求自由和壮志,想要飞向天空,揽住明月。
但抽出刀子断了水,水却还是继续流淌;举起酒杯消愁,愁却更加深重。
人生在世,总是难以如愿,明天也许只能散发着,驾着小船漂泊。
注释:
弃我去者:离开我的人。
昨日之日不可留:昨天的事情已经过去,无法挽留。
乱我心者:使我心乱的人或事。
今日之日多烦忧:今天的事情充满了烦恼和忧虑。
长风万里送秋雁:长风吹送着万里之外的秋雁。
可以酣高楼:可以在高楼上尽情畅饮。
蓬莱文章建安骨:指蓬莱仙境中的文学和建筑,比喻高尚的文化和精美的建筑。
中间小谢又清发:指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谢灵运,他的诗文清新脱俗。
俱怀逸兴壮思飞:大家都怀着追求自由、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想要飞向天空。
欲上青天揽明月:想要飞到天空中去,抱住明亮的月亮。
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只能顺其自然。
举杯消愁愁更愁:喝酒消愁,但愁绪却更加深重。
人生在世不称意:人生在世间总是不如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明天就要离开,像扁舟一样漂泊。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露出心中的豪情逸兴。这里的“寥廓明净的秋空”和“万里长风吹送鸿雁”是诗人豪情逸兴的象征,也反映了他的理想和追求。但接下来的一句“羡彼游侠客,慕余稀世名”则又回到了遗世独立的忧愤之中。诗人羡慕那些自由自在的游侠客,而自己则深感自己少有的才华无法被世人认可,对于自己的困境倍感烦闷。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事变幻、时光无情的感叹和认识。整首诗情感纵横,抒怀遗世,既有理想与豪情,又有忧愤和郁结,展现了李白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于时代的感悟。同时,通过夸张、反复、对比等手法的运用,使语言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使读者在情感上得以共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于安史之乱前不久创作的,当时他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但两年后,因被谗而离开朝廷,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公元753年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不久,便有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建造的,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这位李云是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同时也有着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并且能够用自己的才华为之祝福,这也体现了李白崇高的人格魅力。 创作背景详情»


煮酒论诗词
秋夜将晚,饮酒思古,烦忧愁结难消。 天高云淡,雁阵南飞,感慨离别之忧。 送君千里,留我孤独,泪如潮水连绵。 文章遒劲,建安风骨,诗人怀抱志向。 明月如钩,寂寞寒楼,散发弄扁舟。 理想与现实,鱼与熊掌,任烦忧苦闷侵扰。 煮酒论诗词详情»


诗人故事
唐代有一位才子李白, 诗篇抒情,壮志凌霄。 宝应元年,六十有二, 不幸离世,引起争议。 一说他病死在当涂, 依附李阳冰,侍奉御座。 唐宗准备召他为左拾遗, 却已身亡,永别人世。 还有一说,他饮酒过度, 醉卧宣城,悲剧发生。 这是《新唐书》的记述, 酒精令他走向毁灭。 还有传说,他喜好黄老, 捕月乘酒,度牛渚矶。 沉水中,安息在谢家青山, 墓碑上,写满了他的传奇。 无论何种说法,李白已逝, 诗篇余音,在世长存。 他的诗留给后人回忆, 也给了我们追寻的空间。 诗人故事详情»


译文及注释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译文】弃绝了我的昨日已经过去,再也不能挽回;混乱着我心绪的今日让我十分焦虑。千里长风吹送着南飞的大雁,看到这壮观景色,正可以上高楼畅饮纵情。 【注释】 李白在此借用大雁南飞的景象来抒发自己对逝去昨日和现实身心困扰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短暂,珍惜当下,有时候不妨放下身心的包袱,尽情享受眼前美好的风景和人生。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译文】你的文章像汉代文学作品一样雄浑清新,而我的诗风则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我们都怀揣着豪情逸兴,神思飞扬,仿佛要冲上高高的青天,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注释】李白和对方自比文学巨匠汉代文学家和谢灵运,表现出良师益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他们在诗歌中渴望某种精神性的升华,超越世俗的束缚,追寻着美好的理想世界。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译文】就像用宝刀砍流水一般,水流却不仅没被切断,反而流得更急湍。我拿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除忧愁,但结果只是愁上加愁。 【注释】李白通过“抽宝刀砍流水”这个形象生动地比喻了人生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反而使事情更加恶化。他在此表达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感慨。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译文】哎呀!人生如此不如意,何苦不如放下身心的包袱,披散头发,搭乘小舟在江湖上随意漂流(隐居江湖)。 【注释】李白认为人生苦短,如果无法达成自己的理想,不妨隐居江湖,追求内心的向往和自由。他在此表达出对逝去时光和对未来的无奈,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顺应内心,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白简介
唐朝 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母亲则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女士。李白曾就读于唐朝的著名学府,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