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栏梨花》拼音译文赏析

  • dōng
    lán
    huā
  • [
    sòng
    ]
    shì
  • huā
    dàn
    bái
    liǔ
    shēn
    qīng
    liǔ
    feī
    shí
    huā
    mǎn
    chéng
  • chóu
    chàng
    dōng
    lán
    zhū
    xuě
    rén
    shēng
    kàn
    qīng
    míng

原文: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译文及注释
梨花淡白,柳树深青,柳絮飞舞时,花香弥漫城中。惆怅东栏上的一株雪,人生经历了多少个清明节。
注释:
梨花:指梨树上的花朵。
淡白:颜色浅淡,略带白色。
柳深青:柳树的叶子颜色深绿。
柳絮:柳树上的绒毛,飞舞时像雪花。
飞时:指风吹柳絮飞舞的时候。
花满城:指梨花盛开的景象,遍布整个城市。
惆怅:感到忧愁、失落。
东栏:指东边的栏杆。
一株雪:指一棵被雪覆盖的树。
人生:指人的一生。
几:表示多少,这里表示不多。
清明:指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东栏梨花》是苏轼的一首咏物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短促的感触。诗中通过对梨花盛开和柳絮飞舞的描绘,烘托出春意盎然、春愁深沉的氛围,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淡然和解脱。 诗中的第一句“淡白梨花深青子”是使用了一青二白的色彩对比,强调了梨花的特点。而后面的“满城飞絮轻和丝”更是生动地描述了春风中柳絮的柔美和飘逸,但是作者却没有将重点写在柳絮上,而是以它来烘托梨花的美丽。这种手法巧妙地展现了主题,即时光易逝,春花如梦。 接下来,作者通过“一株雪”这一描写,将自己融入到咏梨花的氛围中。他用“一株雪”来形容梨花,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而“人生看得几清明”这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淡然态度,它和“一株雪”是对偶的写法。最后两句“惆怅东栏立断肠,梨花满地不开车”,则继续深化了主题,让读者深入感受到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忧伤。 总之,苏轼通过对梨花和柳絮的描绘,以及自咏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短促的主题,同时也展现出自己淡然从容、清正坦荡的性格。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在北宋熙宁十年(1077),苏轼写下了这首《赤壁怀古》。这时的苏轼已经经历了家庭的重大变故,母亲、妻子、父亲先后辞世,让他倍感失落和孤寂。政治上,因为王安石的变法而引发的新旧党争,使得苏轼离开了朝廷,成为地方官员。在熙宁九年(1076)冬天,苏轼离开了原任职的密州,接任密州知府的是孔宗翰。次年春天,苏轼到达徐州赴任,期间写下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其中《赤壁怀古》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是苏轼怀念过去的忠臣好友而写下的。赤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战役,当时曹操与孙权联手攻打刘备,结果被智勇双全的周瑜、诸葛亮等人击败。赤壁之战经历了三次苦战,最终以刘备和孙权联手取胜,成功地挫败了曹操的野心。而苏轼也对这场战役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爱好,以至于创作了这首《赤壁怀古》。 此诗言辞凄婉,抒发出苏轼内心深处的感受。在诗中,苏轼借用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丰富的形象,赞颂了周瑜、诸葛亮等忠臣好友的卓越才华和英勇无畏。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他的孤寂和颓废。整首诗共分五章,情感绵延,引人入胜,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之一,也是苏轼写作风格独特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注释: 1. 梨花:落叶乔木,开花时似雪,故称“雪花梨”。 2. 柳条:垂柳枝条,呈淡绿色。 3. 春色:指春天的景象和气氛。 4. 柳絮:柳树上的细软絮状物,随风飘动。 5. 俗世: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 6. 透彻:深刻明了。 7. 自清:指洁身自好,以清修道德为己任。 8. 纷杂:复杂烦琐。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轼简介
唐朝 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