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译文及注释: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去年重阳,不能说出,南城夜半,千家灯火亮起来。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雨水穿过城下,发出雷鸣声,城头泥泞,雨水滑落。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黄花白酒,无人问津,日暮归来,洗净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谁知今年又来,举杯对着花儿,一饮而尽。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不要嫌酒淡,红粉粗糙,最终胜过泥中的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黄楼新建,墙壁未干,清河已经落霜,初次杀死生命。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早晨白露如细雨,南山上的千寻刹庙不见了。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楼前是一片茫茫大海,楼下只听到船桨和乌鸦的声音。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在寒冷的天气里,老人们更加可怕,热酒可以压制肠胃不适。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烟雾消散,日出时可以看到渔村,远处的水面上有鱼鳞闪烁,山峦连绵。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诗人和勇士们像龙虎一样,楚舞吴歌,鹅鸭乱叫。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举杯相邀,君不要拒绝,这种境界和泛清霅湖一样美好。
注释: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南城:指诗人所在的城市。
千沤:指酿酒的酒坊。
水穿城下:指雨水从城下流过。
泥满城头:指雨水淋湿了城头的泥土。
黄花白酒:指黄色的菊花和白酒,是重阳节的传统饮品。
洗靴袜:指回家后洗涤的衣物。
把盏:指举杯喝酒。
花容:指菊花的容貌。
泥中事锹锸:指劳动的辛苦。
黄楼:指黄色的楼房。
清河:指清澈的河流。
白露:指秋季的露水。
南山:指南方的山脉。
海茫茫:指海洋的广阔。
橹鸦轧:指划船的声音。
薄寒:指初秋的微寒。
热酒浇肠:指喝热酒可以暖身。
烟消日出:指雾气消散,日出的景象。
渔村:指渔民居住的村庄。
鳞鳞山齾齾:指山峦起伏的景象。
猛士杂龙虎:指勇猛的士兵和各种动物。
楚舞吴歌:指楚地的舞蹈和吴地的歌曲。
泛清霅:指泛舟在清澈的湖泊上。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元年黄楼新成以后所作,回忆了去年同日的水灾,同时也欣喜今日的重阳佳节。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详细的注释:
1. 此诗作于元丰元年黄楼新成以后。作者追述去年今日的水灾;欣喜今日的佳节。
这首诗是在黄楼新建成之后所作,作者在诗中回忆了去年今日的水灾,同时感慨今日佳节的来临。
2. 去年重阳,作者曾预料他的友好来共度佳节,来客既为水所阻,主人亦忙于与水斗争,故云不可说,即无从说起的意思。
去年重阳节,作者原本预计能与朋友一同共度佳节,但由于水患的困扰,客人不能到来,主人也忙于抗洪救灾,因此他觉得不可言说,无从表达。
3. 沤,积水。千沤,极言其水势之大。
“沤”指积水,而“千沤”则是形容水势之大。
4. 黄,菊花。过重阳节要赏菊喝酒,这里以“黄花白酒”代表过重阳节。
在重阳节,人们会赏菊喝酒,这里作者用“黄花白酒”来代表这一节日的氛围。
5. 红粉,疑指在座侑酒的歌妓。
“红粉”可能指在场陪酒唱歌的女子。
6. 这里是说高刹为白雾迷漫着,瞧不见。
这句话指的是高山上笼罩着白雾,看不清远方的景色。
7. 薄寒中(读zhòng)人,是说人中了寒气。
“薄寒中人”指被寒气所侵袭的人。
8. 齾齾(音yà),齿缺不齐,这里形容山峰参差。
“齾齾”形容山峰参差不齐的样子。
9. 霅(zhá),水名,即流入太湖的霅溪。末句实作者回忆、设想江南之词。
“霅”是流入太湖的一条河流,作者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回忆和想象。
注释详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