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拼音译文赏析

  • jiā
    ào
    ·
    lín
    shuǐ
    zòng
    héng
    huí
    wǎn
  • [
    sòng
    ]
    shì
  • lín
    shuǐ
    zòng
    héng
    huí
    wǎn
    guī
    lái
    zhuàn
    jiào
    qíng
    huái
    怀
    dòng
    meí
    yān
    zhōng
    wén
    nòng
    qiū
    yīn
    chóng
    西
    shān
    xuě
    dàn
    yún
    níng
    dòng
  • meǐ
    jiǔ
    beī
    shuí
    gòng
    zūn
    qián
    xuě
    kuáng
    sòng
    yāo
    kuà
    jīn
    jīng
    peì
    yōng
    jiāng
    yòng
    zhī
    kān
    zhuāng
    diǎn
    shēng
    mèng

原文: 临水纵横回晚鞚。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译文及注释
临水自由自在地回旋。回来后感觉情感激荡。在烟雾中听到几声梅花笛。秋天的阴霾很重。西山上的雪淡淡的,云彩凝结成冰。

美酒一杯,谁来与我分享。在酒杯前狂舞,送走飘零的雪花。腰间挂着金鱼旗帜,有何用处?只是为了装点这浮生梦境。
注释:
临水纵横回晚鞚:临水边上来回走动,晚上鞚声不断。
归来转觉情怀动:回来后感觉情感激荡。
梅笛烟中闻几弄:在梅花树下听到几声笛声。
秋阴重:秋天的阴霾很重。
西山雪淡云凝冻:西山上的雪淡淡的,云彩凝结成冰。
美酒一杯谁与共:一杯美酒,与谁共享?
尊前舞雪狂歌送:在酒杯前狂舞,唱歌送别。
腰跨金鱼旌旆拥:腰间挂着金鱼旗帜,被人围绕。
将何用:有何用处?
只堪妆点浮生梦:只能装点虚幻的人生梦境。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苏轼、创作背景、宋哲宗元祐八年、词人 据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8F%E8%BD%BC)] 资料,苏轼生于1037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1093年,他被任命为定州太守,从汴京(今河南开封)出发前往定州途中,他经历了一些波折和内心的反思。这时,他即兴创作了《西江月·临安道中》一词,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在那个年代,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还远远没有现在这样方便。词人很难像现在这样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所感所想。苏轼选用创作词作的方式记录下当时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方式。 词人在路途中遇到种种险阻和挫折,这些消极的体验促使他反思人生,思考自己作为一个身居高位的文人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他也在路途中沐浴了自然的美好,在大自然的映照下,他更加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这些体验都被写入到这首词作中,表达出词人执着追求自由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苏轼在1093年创作的《西江月·临安道中》一词,是他在路途中对人生、自由和文化价值进行深度的反思和总结。它不仅是一首技术上精湛的词作,更是词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究和对真正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苏轼的《西江月·临安道中》是一首既豪放奔放又含有深情压抑的词作。在这首词作中,苏轼通过描绘自己骑马行走于临水之滨,闻到远处笛声的情景,展现了意志豪放的英武气势,并表达了对生命中虚幻的荣华富贵和沉重的人生哲理的反思。 上片中,苏轼以“临水纵横回晚鞋”一句,展现了他骑马奔跑于水滨时的豪放奔放和无所拘束的自由情怀。但当听到笛声,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的景象让他突然间感到压抑。这种强烈的反差表现了词人对自由情怀和人生处境的纷繁复杂的看法,也体现了苏轼的感性和敏感。 下片中,苏轼通过描绘自己和别人共饮美酒、为之送行等激动场面,表现了壮士行将离去时的无限感慨和抑郁心态。最后,他用“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这句话呼应了上片的“临水纵横回晚鞋”,表达了他对生命中虚幻的荣华富贵和沉重的人生哲理的反思,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展现了一种悲壮苍凉的情感。 总体来说,苏轼以充满强烈情感的语言、气势磅礴的句式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表现了自己豪放压抑的情感和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这首词作是苏轼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总结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究,也是对人生矛盾和内心情感的真实展现。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在临近水的地方随意地骑马迟暮归家,到家反而心情不平静。在暮霭中听到几支笛奏的乐曲,秋天的天气阴暗沉重,西山已见淡雪,浓云也已为之凝冻了。谁与我共饮一杯美酒呢,席中用妓妾的歌舞下酒。腰带佩系着金鱼袋,出外时被仪仗旗帜簇拥。鱼袋旌旆的荣华富贵义有什么用呢?只能作为如梦的人生中一个装饰而已。 注释: 临近水的地方:靠近水边的地方。 迟暮:黄昏,日落之时。 心情不平静:心境不宁,内心烦躁。 暮霭:傍晚时分的雾气和云雾。 笛奏:吹奏笛子的声音。 秋天的天气阴暗沉重:秋季的天气多为阴霾,沉闷压抑。 西山已见淡雪:山上已经飘落淡淡的雪花。 浓云也已为之凝冻了:浓密的云层也似乎因为寒冷而凝固。 共饮一杯美酒:与人共享饮酒之乐。 席中用妓妾的歌舞下酒:在会宴上邀请妓女为客人演唱跳舞,增加热闹气氛。 金鱼袋:古代士人佩戴的腰带吊坠,形状像金鱼。 仪仗旗帜:指护卫官长手持的旗帜和队伍。 荣华富贵:指名利、财富及地位等世俗的荣华富贵。 如梦:犹如梦境一般虚幻不实。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轼简介
唐朝 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