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译文及注释:
小莲初开,琵琶弦声响起。音乐穿破碧云天空,传达出幽怨的情感,仿佛绣阁中的美女在曲中倾诉心声。
肌肤晶莹如玉,发髻如蝉翼。美人坐在绮窗前,今夜她像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女,随意地跟随着月亮的轨迹,宛如斗宿中的婵娟。
注释:
小莲:指女子,可能是琵琶演奏者。
琵琶弦:指琵琶的弦。
弹破碧云天:形容琵琶声音高亢激昂,如破碎碧空。
绣阁:指宫廷中的华丽阁楼。
幽恨:指深藏的悲伤和忧愁。
曲中:指琵琶曲中。
肤莹玉:形容女子皮肤白皙如玉。
鬓梳蝉:形容女子发髻高挽,像蝉的翅膀。
绮窗:指华丽的窗户。
素娥:指年轻的女子。
故故:形容女子的步履轻盈。
斗婵娟:指月亮。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词《水调歌头》上片描述的是一位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内心深藏的幽怨。苏轼借北齐善弹琵琶的冯淑妃的名字来指称琵琶女,既对琵琶女的技艺赞扬,也对她内心的哀愁表示同情。词中“初上琵琶弦,已闻奇绝。”形容了琵琶女的演奏技巧独具匠心,音乐天赋高超,足以让观众心生敬佩。而“弹破碧云天”的描写,则更是把琵琶女的琴技表现得惟妙惟肖,仿佛整个大自然都为她所倾慕,高山流水、天上人间,尽在琵琶声中。
从歌曲所传达的情感来看,苏轼的这首词跳脱了传统的“述情”模式,更多的是通过对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传达的感情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在词中,“分明绣阁幽怨,都向曲中传”,可以看出琵琶女在演奏中透过音乐将自己内心深沉的感情传达给听众。而苏轼对琵琶女的幽怨感同身受,用“绣阁幽怨”来形容琵琶女内心的哀愁,也隐约表现出了他对琵琶女命运的深刻关注。
整首词通过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深情演奏,让读者品味到了一种别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同时,也反映出历史与文化的背景,表现了苏轼对家国社稷的关切之情。这首词因为含义深厚、寓意隽永,成为了苏轼不朽的艺术经典之一,被数百年后的人们所珍爱和传唱。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苏轼、宋神宗、熙宁三年、琵琶
该篇词作“水调歌头”,是苏轼生命中较为著名的一首词。该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十月,当时苏轼在宋道的家中听到有女子弹奏琵琶,深感琵琶的声音格外悲怨凄婉,引发了他自己内心的共鸣和思考。此时,他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友人宋叔达,于是萌生了写这首词的念头。
苏轼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所思所感融入到词中,因此该词也是苏轼个人感情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这首词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宋神宗熙宁三年,西夏对南北宋的战争局势逐渐升温,形势严峻。面对如此局面,苏轼在箴言自勉的同时,通过唱和弹唱的艺术形式,抒发出自己对战乱的深深忧虑和沉痛歎息,表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因此,这首词作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宋代文化、社会背景的反映,从而透视了当时中原乱象的政治、军事和社会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小莲刚刚给琵琶调弦,声音清越,好像要冲破云天。细细听来,乐声分明在诉说绣阁中的怨恨(怨*恨),声声感人。只见她肤如美玉,梳着一对蝉鬓,手抱琵琶,站在窗前。今晚的月亮照着她,好像月宫里的嫦娥特意跟她比美似的。
注释:
小莲:女性名字;
琵琶:弹拨乐器;
调弦:指调整琵琶的音高和音质;
感人:触动人心的,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绣阁:唐朝美女杨玉环居住的处所,后来成为文人墨客写景题材;
怨恨:怀有深深恨意的情感;
美玉:形容皮肤光滑细腻,如美玉般晶莹剔透;
蝉鬓:两鬓的头发如蝉翼般细薄柔软,微弯上翘;
月宫:传说中月亮所在的地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神话的概念;
嫦娥: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于月宫,是玉兔的主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