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及注释:
《水经》中说:“彭蠡湖口有石钟山。”郦元认为它位于深潭之下,微风吹动水面,水石相撞,声音如同洪钟。这种说法常常被人怀疑。唐代的李渤开始寻找它的踪迹,找到了潭上的两块石头,敲击后,南方的声音像函胡,北方的声音像清越,敲击声停止后,余音缓缓消失。他认为这就是石钟。但是,这种说法仍然受到怀疑。石头发出声音的地方都有,但为什么只有这个被称为钟呢?
公元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我乘船到临汝,长子迈要去德兴尉,我送他到湖口,看到了所谓的石钟。寺庙的僧人让小孩子拿着斧子在乱石中敲击,发出了清脆的声音。我当时只是笑而不信。到了夜晚,我和儿子乘小船到了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像猛兽和奇怪的鬼怪,森然欲搏人;山上的鸟惊起,发出了磔磔的声音;还有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和笑,有人说那是鹳鹤。我正想回去,突然听到了钟鼓般的声音,像不绝于耳。船夫非常害怕。慢慢地观察,发现山下都是石穴和裂缝,不知道有多深,微波进入其中,形成了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即将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在中流,可以坐下一百人,空中有很多洞,与风水相互吞吐,发出了窾坎镗鞳的声音,与之前的钟鼓声相呼应,像是音乐。我笑着对儿子说:“你知道吗?钟鼓声是周景王的无射之音,窾坎镗鞳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
事情没有亲眼见到,只是听说,就臆断有没有,可行吗?郦元所看到和听到的,可能和我一样,但他没有详细说明;士大夫们不会在小船上夜泊绝壁下,所以没有人知道;而渔民和水手虽然知道,但不能说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故事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但是,有些人用斧子敲击石头,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相。我记录下这个故事,是为了感叹郦元的简单,同时也嘲笑李渤的愚蠢。
注释:
彭蠡之口:指浙江彭蠡湖的出口处。
石钟山:位于彭蠡湖口的一座山,因其形似钟而得名。
微风鼓浪:微风吹动湖水,使其波浪起伏。
洪钟:指声音宏亮、威严的钟声。
桴:古代划船用的木板。
余韵:指声音的余音。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南方的声音粗犷,北方的声音清脆。
元丰七年:指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
长子迈:指苏轼的长子苏迈。
饶之德兴尉:德兴尉是一个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德兴市。
寺僧:指当时在石钟山附近的寺庙里的僧人。
斧:一种砍伐工具。
硿硿:形容敲击声。
莫夜:指月黑无云的夜晚。
绝壁:指陡峭的悬崖。
猛兽奇鬼:形容山石的形状像猛兽或奇怪的鬼怪。
栖鹘:指栖息在山上的鸟类。
磔磔:形容鸟类的叫声。
老人咳且笑:形容山谷中传来的声音像老人咳嗽和笑声。
鹳鹤:指鹳和鹤这两种鸟类。
噌吰:形容钟鼓声。
涵淡澎湃:形容水波的起伏。
窍:指石头上的小孔。
风水:指古代的一种迷信观念,认为地理环境和风水有关,会影响人的命运。
窾坎镗鞳:形容钟鼓声。
周景王之无射:指《诗经》中的《周南·关雎》中的一句:“无射于人,伐木于山。”意为周景王不射箭打猎,而是在山上砍伐木材。
魏庄子之歌钟:指《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魏庄子之歌钟,彼行者之无何也。”意为魏庄子敲打钟鼓唱歌,那些行人听了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臆断:主观臆断,没有实际证据。
陋者:指粗俗无知的人。
斧斤考击:指用斧子和锤子敲打石头,试图证明其是否有声音。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由来进行探究的过程。全文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人们对于郦道元和李渤说法的质疑,表明了作者对于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通过实地观察的机会,苏轼先向当地寺僧打听,得到的说法与李渤一样。然而,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苏轼决定亲身前往实地探访。在考察过程中,虽然由于风险、天气等因素影响他所得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即“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表明了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需要通过实地观察、实践等方式来获得,不能主观臆断。同时,后人对苏轼的说法持怀疑、察疑、释疑的态度,并非否定苏轼的努力,而是传承了他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
总之,本文不仅介绍了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由来进行探究的过程,也强调了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正确方式,以及传承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赏析详情»
解析:
《石钟山记》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夏天创作的一篇游记。文章主要通过考察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阐释了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并且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全文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提出了两种石钟山得名的说法,并对这两种说法进行了怀疑。在第二层中,郦道元的说法被提出,但是由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引起了后人的异议。随后,唐人李渤的说法被提出,但是作者也对李渤的说法提出了质疑。最后,作者通过实际考察,反驳了扣石发声的说法。
整篇文章通过阐述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几种不同说法,充分表达了作者认为要认识真相必须进行实际考察的观点。文章中,作者通过引用各方面的话语和实际考察,详细地论证了这一观点。同时,作者还着重强调了主观臆断对于认识真相的干扰和误导,呼吁大家要以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轻易做出主观臆断。
总之,《石钟山记》以其考察性的特点,很好地阐发了认识真相的方法与原则,并深刻揭示了主观臆断的危害。是一篇值得认真阅读和借鉴的文学作品。
解析详情»
写作手法:
苏轼的《石钟山记》采用的是一种疑──察──结论的写作手法,其整篇文章由思而行,由感而发,逻辑严密,浑然一体。和其他记游性散文不同的是,《石钟山记》是先从议论入手,通过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为结尾,首尾呼应,体现了作者的思考和观点。
在全文开始的第一句话,苏轼引用了郦道元的说法,并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并非没有根据,而是通过钟磬实验得出的依据。这种开头为下文作了良好铺垫,在第二段中,苏轼又提到了所见的两处声源,为下文的议论作出了新的铺垫,最终得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使文章意境更深入人心。
在全文的第三段,作者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针对自己的质疑,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出了真相。作者通过一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让整篇文章时而描写、时而议论、时而抒情,让人物与事情环环相扣,从而体现出苏轼的独特之处。
在文章的语言表达上,苏轼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写作手法,通过变化多姿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感受到生动的画面和真情实感。同时,苏轼巧妙地运用了描写鸟声的方式,将鸟的名称与叫声贯穿全文,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尤其是对于噌咳之声、窾坎镗鞳之声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思考。
总而言之,《石钟山记》是一篇以事代议的经典之作,苏轼通过巧妙的写作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动态与静态,让读者深刻地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并且这种和谐需要我们从“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来探索。
写作手法详情»
艺术特色:
《石钟山记》是中国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游记,它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结合了游记和论说文的特点。与传统的游记不同,这篇文章不仅仅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而更注重考证事实,阐述观点。文章开头即提出问题并摆出靶子,逻辑上对前人李渤所提出的观点进行初步的驳斥,接着通过自己的耳闻目见以及对郦道元的记述进行论证,最后提出“耳闻目见”与“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思想,强调重视事实证据,不可凭主观臆断。
整篇文章以清晰明了的逻辑为支撑,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结构谨严。在描写山水胜景的同时,苏轼用具体的事例和实际的考证手段,展示出他扎实的学识和严谨的思维。同时,在语言和文笔方面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运用得体的修辞和鲜活的形象描写,使文章充满生动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石钟山记》是一篇集游记、论说文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文学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艺术特色详情»
译文及注释:
根据内容,整理补充的汉字译文及注释如下:
《水经》说:“鄱阳湖(pó yáng hú)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水经注》指南部有石钟山,今在江西省湖口县境。)郦道元(lì dào yuán)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lǐ bó)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响亮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这段篇幅使人怀疑“石钟山”的真实性。)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公元1084年7月6日),我从齐安(qí ān)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zhé zhé shēng xiǎng);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和哭泣的声音,有人认为这是石钟山的声音。
注释:
1.《水经》:北魏郦道元所作的一部著名地理书籍。
2.石钟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境北部。
译文及注释详情»
文言现象:
岳阳楼记
自余读《岳阳楼记》之后,心中颇为感慨。文中既有对岳阳楼的描绘,也有对古代文化的思考。
首先,该文运用了一些词类活用。例如,“舟”作名状,表示坐船;“目”、“耳”作名状,表示使用眼睛、耳朵;“名”作名动,表示命名;“鸣”作使动,表示使……鸣。这种词类活用的运用,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其次,该文还运用了一些固定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等。判断句表达果断肯定的意思,如“此世所以不传也”;倒装句则常用于强调或排比,如“得双石于潭上而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而大声发于水上”。这些句式的运用,烘托出文章的氛围和情境。
此外,该文还运用了一些通假字和一词多义。例如,“而”既可以表示修饰,也可以表示并列、转折、假设等;“焉”可以表示形容词词尾,也可以兼词于此;“因”则可以表示趁机和于是。这种运用,让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该文强调了水石相搏、桴止响腾的意象。这些意象不仅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也显示出作者对古代文化中“道法自然”的思考。在这个意象的衬托下,读者不禁为之动容。
总之,《岳阳楼记》是一篇充满韵味的优秀文章,对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化,感受人与自然的联系,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文言现象详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