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拼音译文赏析

  • huàn
    shā
    ·
    jīn
    luò
    zǎo
    huā
  • [
    sòng
    ]
    shì
  • jīn
    luò
    zǎo
    huā
    cūn
    nán
    cūn
    beǐ
    xiǎng
    sāo
    chē
    niú
    liǔ
    mài
    huáng
    guā
    (
    zuò
    zǎo
    chē
    )
  • jiǔ
    kùn
    cháng
    weí
    shuì
    gāo
    rén
    màn
    chá
    qiāo
    mén
    shì
    wèn
    rén
    jiā

原文: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一作缲车)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簌簌衣巾落枣花:轻柔的衣巾像雪花一样飘落在枣花上。
村南村北响缫车:村庄南北传来缫线车的声音。
牛衣古柳卖黄瓜:卖黄瓜的人穿着牛皮衣,在古老的柳树下。
酒困路长惟欲睡:喝了酒后,走了很长的路,只想睡觉。
日高人渴漫思茶:太阳升得很高,人口渴,渴望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敲门问问野人家是否可以提供茶水。
注释:
簌簌:形容声音轻柔细碎的样子。
衣巾:头巾。
落枣花:指枣树开花时,花瓣像雪花一样飘落。
村南村北:指村庄的四面八方。
缫车:古代纺织机械,用来纺织棉、丝、麻等纤维。
牛衣:指粗布衣服。
古柳:指年代久远的柳树。
卖黄瓜:指卖菜的人。
酒困:喝酒后感到疲倦。
路长:路途遥远。
惟欲睡:只想睡觉。
日高:太阳升得高了。
人渴:人口渴了。
漫思:漫不经心地想。
敲门:敲门询问。
野人家:指住在野外的人家。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苏轼的《浣溪沙》以其清新朴实、生动真切的艺术风格,至今仍被广为传诵,其中第四首更是其中的佳作。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期间,遭遇旱灾,率众前往石潭求雨,得到了及时的回应。当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的路上,随着诗人的视线和耳朵所感,他写下了这首《浣溪沙》。 词中表现出的场景生动而具体,如“簌簌衣巾落枣花”,“脚下渐行无棘石,不觉东邻水漾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农村之中。同时,苏轼还运用了心理描写和情感抒发,如“便欣然以自纳,谁云乡里不堪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词中所描绘的景象,不仅仅是通过视觉形象来构成的画面,还包括我们所听到的声音。苏轼运用“簌簌”之类的形容词,来描绘落花滴水的声音,让读者能够听到这些自然之音,增强了诗歌的美感和真实性。 总体来看,苏轼的《浣溪沙》第四首是一首富有农村特色的词作,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乡村的风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抒发,将这些景象和人物形象更加深入地刻画出来。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介绍的是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的背景。据介绍,在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春天,苏轼在徐州(今属江苏)担任太守期间,该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轼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祈求雨水。在得到雨水之后,他还带领百姓一起前往石潭,感谢天降甘霖。在这段经历中,苏轼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人们对自然的依赖。 在这种背景下,苏轼在赴徐门石潭的路上,创作了组词《浣溪沙》其中的第四首。这首词以初夏的农村景色为主题,描绘了清新的田园风光、流水潺潺、花鸟蜂声等美好的自然景观。通过这首词,苏轼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并展现出对农民的关爱和对人民生命幸福的呵护之心。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苏轼的乐观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将此次助民消灾的经历融入其中,使这首词更具有感人至深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具有典型意义的宋词。这首词在形式上更接近“小令”,但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首先,这首词以写景入手,通过诗人对雨后乡村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浓郁的田园气息。枣花飘落,麦苗茂盛,草虫鸣叫,流水喧哗……这些原本看似平凡的事物,在苏轼的词笔下变得生动而有趣。词中所描述的景,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画面,而是一组联续不断的影像,通过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来的。 其次,词中所蕴含的哲学境界也值得玩味。苏轼不是即描即写,而是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一方面景物成为了自己情感的投射,另一方面,自己的情感也深化、丰富了景物的内涵。词人的真情实感,与自然交融的笔调,展示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审美理念。 最后,这首词给人留下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享受,更有一种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地方官员,苏轼生活环境并不是很好,但他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感性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一种对于大众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成为了中国宋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其丰富的艺术魅力、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 【注释】:枣花,指枣树开花时的花朵。此处描绘的是春天枣花盛放的景象。 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注释】:车缫丝,指用车缫绕丝线。此处形容农村安静的环境。柳树是中国的传统园林树种之一,被称为“四大名园”之一,树龄可达数百年。黄瓜则是夏季的蔬菜之一,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注释】:此处描绘的是行路劳顿、酒后犯困的场景。 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 【注释】:艳阳高照,形容阳光明媚、天气晴好的情景。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注释】:此处描述主人公口渴想喝水,敲开陌生人家的门讨取一碗茶水,显示主人公在行走中的沉着与从容。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二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衣巾,指衣服和巾帕;簌簌,形容声音轻柔细微的样子。枣花,指枣树上的花朵,也叫枣花儿;飘落,飘散、落下的意思。总体描绘了一个春日田园风光的美景。 村南村北响起纺车缫丝的声音。纺车,旧时织布的用具之一,类似于现代的纺织机;缫丝,将棉花、麻等纤维制成线的工序。描述了乡间的生活状态,人们在工作中忙碌的身影与动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穿着麻布衣裳的农人坐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麻布,指用麻纤维织成的布料;黄瓜,一种蔬菜。描写了农民务农生活的情景。 我酒意上心头,一路上都昏昏欲睡。酒意,指喝了酒后的感觉;昏昏欲睡,形容十分困倦。 艳阳高照,又使人口渴难忍。艳阳,指阳光明媚;口渴难忍,形容非常口渴。 敲敲一家农人的院门,看他可否给一碗浓茶解渴。敲敲,轻敲,也叫敲门;院门,村民住宅中的门;浓茶,指浓度较高的茶水。揭示了主人公在旅途中的渴求,也反映了中国人重视人情世故的民族特点。 译文及注释二详情»


苏轼简介
唐朝 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